深圳科创产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未来深圳科创产业的发展走向如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表示,中国战略越来越依靠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中国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强调科创时代,需要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近日,复旦管理大视野暨2021复旦大学 EMBA 华南同学会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科技创新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题,复旦学者、校友企业家和科创领袖共论如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生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大湾区充满想象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在“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动力将会从原本的劳动力加资本投入增加科技进步、教育投资、制度创新三个动力,形成五动力模型。在政策方面,中国区域性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收窄,而是会在原有的方案之上迈上一个更高层面区域开放的格局。
益普索中国用户体验研究院院长钟承东以“寻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两个关键词是融合与协同,通过数字化的平台及运营、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数据把上下游全链条链接起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通过对圣戈班集团和友邦保险的案例分析,他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整体的、全面的变革,要选取一个最能反映客户价值的场景切入,体现价值后进行更有效的推进。其次,所有的出发点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让用户和企业之间更加透明,带来彼此的信任。因此,他指出,未来数字化转型核心的关键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带来“共同富裕政策背景下中国中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展望”的主题演讲。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明确提出了新的共同富裕的目标,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三大关键词。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通过碳中和实现绿色经济,鼓励新能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商业、美丽、休闲、养老等方面,促进新零售消费和品质型、品牌型的消费,实现消费升级。双减、住房、医疗及反垄断政策的推行、实施,都进一步体现更加公平的发展方向。
年会现场
大湾区科技创新需要聚焦、积累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陆雄文院长指出,深圳在科创领域拥有三大优势,第一,同国际市场更接近,在信息、技术的交流方面,深圳更具有前瞻性;第二,有一定科创基础,资本也更加富裕;第三,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更加市场导向,政府相对透明亲商,具有比较友好的营商环境。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看,国家在华南地区的战略发展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打破部分制度上的壁垒,能够对国家未来在政治体制上的改革和发展能够提供借鉴,对营商环境改善也有很大作用。
他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首先需要聚焦若干领域,沿着已有企业资源、有大学资源支撑的领域去拓展,而不是面面俱到。第二,以深圳为代表的政府要创造透明的、高效的体制,政策要连续,要被人可预见,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思维去设计新的政策。第三,需要进行高校和研究所资源的长期积累,国内基础研究仍相对欠缺,粤港高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提升科学研究的深度和成果积累的厚度。
陆雄文表示,这几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致力在深圳拓展EMBA市场,学院在华南地区有很强大的校友基础,愿意在深圳招收优秀学生,包括覆盖周边的东莞、广州、江门、佛山的学生到复旦管院来读书,为更多的科创企业培养管理人才,从而为企业赋能。
【记者】王春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