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电白②|皮鞋村里的手艺人:不少人经历了从工人到老板、从老板到工人的身份转变

南方+ 记者

9月14日《南方日报·电白视窗》04版。

9月14日《南方日报·电白视窗》04版。

电白区南海街道晏镜社区,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西格达鞋业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鞋厂。

西格达鞋厂车间。

西格达鞋厂车间。

9月10日下午,记者在西格达见到刘媚时,她正在工台上忙碌。这天她接到两个工单,为两个款式的鞋开总计165双的料。“早上8点多来上班,中午在食堂吃个午饭接着做。”刘媚告诉记者,“今天这个量估计要加班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做完。”

鞋匠正在开料。

鞋匠正在开料。

自打10多年前鞋厂老板手把手教她开料,刘媚便在这个岗位坚守下来。工作量的多寡由工单标量决定,而工单的数量时多时少。在她印象中,工少时赶完就回家,反而有些自由。

鞋匠正在加工鞋面用料。

鞋匠正在加工鞋面用料。

眼下,西格达接到的订单多数来自海外,这也正是晏镜皮鞋村的境况。上世纪90年代,晏镜皮鞋村汇聚有300多家鞋厂,从业人员超过3万,产品远销海外。如今晏镜社区仅剩鞋厂30家,多数靠着海外订单支撑。

鞋匠在车面。

鞋匠在车面。

“目前接到国内的单不多,国内市场更青睐布鞋、休闲鞋。而在东部沿海的鞋厂,规模大、产量大、人工便宜,很难跟他们较量。”忙碌间歇,在喷鞋工位的崔忠由坐在板凳上告诉记者。

鞋匠在拍鞋上底。

鞋匠在拍鞋上底。

年近六旬的他,是一位曾经自办过鞋厂的老匠人。“我上世纪80年代末就跟人学制鞋了。2004年开鞋厂,2005年关门打工。”谈起往事,崔忠由颇为无奈。

“开办鞋厂第一重要是有资本,第二重要是有理解力和创造力。”崔忠由说,“看别人做了10多年鞋了,就向亲戚朋友借钱做本,办起了鞋厂,没想到资金支撑不下去。”

鞋匠在为鞋底涂胶。

鞋匠在为鞋底涂胶。

自办鞋厂26年的老匠人林成友对此感同身受,他曾经历过晏镜皮鞋村最辉煌的光景。“厂里招来20多个工人,我就带着10多个款式的鞋样去一线城市的鞋城推销,广西、湖南都到过,最远到了辽宁沈阳。”林成友说,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大家都用现金交易,不赖账。但到了90年代末,欠账做买卖慢慢被允许,后来一些销售门店欠款要不回,经营压力大增。

鞋匠在给鞋喷漆。

鞋匠在给鞋喷漆。

“10年前开始订单就少了,上门推销别人也不要了。”林成友说,2015年他的鞋厂关门,他便出来打工,先后因东家倒闭辗转4个鞋厂。“我现在一年5万元固定年薪,有单无单都不受影响。”林成友说。

体验过办厂难的崔忠由,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制鞋工艺的追求。尽管他的岗位不停重复着上鞋乳、喷漆,但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整条制鞋生产线。

工人在为新鞋打包装。

工人在为新鞋打包装。

“你看,拿皮开料、拆料车鞋面、拨起来上底、清洁后喷漆、抛光后包装……一套工序下来我们要做6天,别人三两天搞定,因为他们全是机械化。”崔忠由提到了浙江、福建等地的大厂,他曾在创办鞋厂时去考察过。

即将打包装的新皮鞋。

即将打包装的新皮鞋。

后来,身份由老板转回工人后,崔忠由还喜欢“悄悄”到广州看大厂的制鞋工艺。“干我们这行,就算把自己关在车间里从早到晚埋头苦干,最终也只能因为因循守旧被市场抛弃。”崔忠由说,“看看别人现在的工艺如何,新的款式是怎么做出来的,回来结合自己的条件改进,那才能进步。”

晏镜社区户居民楼内开设的鞋厂。

晏镜社区户居民楼内开设的鞋厂。

如今,这批皮鞋村里的手艺人有望获得新的机会。茂名市制鞋工匠培训基地、制鞋工匠工作室等平台,已在晏镜社区及部分鞋厂搭建。目前,结合南海旅游岛的开发,一项引入文旅消费新业态的计划,将把聚光灯聚焦在制鞋手艺人身上,致力于传承老手工艺传统,让工匠精神回归,让“晏镜制造”再创辉煌。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栋铭

【摄影】刘栋铭 赖广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