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万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授予刘瑞红等6名同志“优秀校长”称号,魏少平等5名同志“优秀园长”称号,陈凤平等98名同志“优秀班主任”称号,林健常等469名同志“优秀教师”称号(含100名“优秀编外教师”)。
在这些优秀教师当中,我们发现了“做有温度的教育”的余金凤,探索教学“慧教育” 的黄转华,宽严有度、大爱无声的陈卫芳,把“爱岗敬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温桂兰。她 们无疑是万江辛勤园丁中的代表。她们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在培育孩子们成长的同 时,还不断学习、提升,超越自己;她们付出了艰辛,收获着幸福。
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 余金凤:
做有温度的教育
一支粉笔,写尽春华秋实;三尺讲台,道出万物乾坤。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的余金凤,现任职东莞 市黄冈理想学校604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她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3年,以春风化雨的温柔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以不懈的师者之行陪伴着学生风雨同舟。余金凤铭记初心,时刻告诉自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要做有温暖的教师,呈有温度的教育。
三年前,踏入理想学校大家庭,成为住宿班的班主任,余金凤便以校为家,每天清晨与学生在操 场迎接第一缕阳光,夜晚待学生回到宿舍她才下班回家。对余金凤而言,一周5天,每天工作时长超 过12小时,已是家常便饭。
“孩子年幼会想家,我会陪着他们散步、吃饭,让孩子感受到更多校园的温暖。”正因为余金凤对学生的默默付出,使得班级凝聚力十足,在学校举办的拔河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带的班级还多次被评为“文明礼仪示范班”“校园书香班级”“规范整洁示范班”。
2020年的冬至,她像往常一样把孩子送回宿舍后就下班回家。刚准备躺下歇息,电话响起,被生活老师告知,一名家住常平镇的孩子肚子疼,联系不上家长, 孩子主动要求打给班主任。余金凤接到电话后,万分焦急,随即骑车来到学校,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待孩子挂完点滴已是凌晨一点多。夜已深,余金凤便让孩子到家中临时住一晚……三年间,她和班上的孩子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要第一时间想到余老师,余老师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们解决问题。嘱咐他们要吃饱、穿暖、休息好。”作为班主任老师,余金凤认为自己担任着父母的角色。从教13年,余金凤无论到什么岗位,从未离开讲台,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余金凤坦言,刚参加工作时,怀着满腔热情,投身于教育 事业,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常常感到匮乏,不到晚上12点不敢休息,生怕第二天不能给孩子带来精彩的课堂。
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余金凤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多次请教同事,观看课堂实录教学视 频,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明白,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2018 年11月16日,她参加了万江街道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展示暨古诗词诵读研讨活动,执教的古诗《望天门山》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样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余金凤将这句话当作金玉良言,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带着“观摩别人的课、思自己的课”的学习态度,通过不断反思总结,使得余金凤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提升,多次获得校级、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的荣誉称号 。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提高二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发表并获奖,在学校开展的“梦阅读”作文比赛中,她指导的学生荣获一等奖3人,三等奖4人。
万江第二中学 陈卫芳:
宽严有度爱无声
万江第二中学初一级级长、班主任陈卫芳自2000年9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讲台上,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21个春秋。21年来,她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只有半年没做班主任,那就是休产假的时候。这样的痴心坚守源于她对学生和教学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她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片赤诚之心写说别样的师生情谊,播下爱的种子,在爱的传递中收获了满满成就和感动。
冰心老人说得好:“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没有爱就没真正的教育。因为爱,陈卫芳在21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别样的幸福。回想起2019年第一学期,陈卫芳同时担任初一(6)班和 初三(9)班两个班的班主任,带两个班级,学生近百人,一天光是批改作业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这还是其次,面对两个不同的年级,她在备课上也需要下一番心思。
作为班主任,陈卫芳带班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她从小事做起,通过每一个细节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处事, 她特别注重学生品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她相信这两方面都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现今社会,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型人才,综合型人才、多元化人才。
“高年级的学生喜欢称呼自己是我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而低年级喜欢称呼他们是我的‘小儿子和小女儿’,还不忘叫我不要偏心。”陈卫芳笑着回忆道。她的教育宽严有度,大爱无声,深得学生的爱戴与喜欢。在她管理教育下,当年所带的两个班级工作蒸蒸日上,学习氛围浓厚,班风正气,获得同事 与家长们的好评。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正因为陈卫芳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她的每一届学生都亲如兄弟姐妹,“有这样的学生,工作的苦不算什么。”陈卫芳 说,学生才是最好的的荣誉证书。生活在自己辛勤培育的姹紫嫣红中,陈卫芳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园丁。她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21年班主任生涯,让她在历练中成长;感谢孩子们,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别样的幸福。
21年来,陈卫芳辛勤耕耘,也赢得了多项荣誉。2014年,她荣获东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初中组三等奖;2017、2021年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师。她曾多次被评东莞年度考核优秀,多次荣获万江优秀教师、万江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万江优秀辅导员,2011在“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 活动中被评为活动标兵……
21年来,陈卫芳面对世人不解不曾退却,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用她真诚的爱去理解,让他们展翅高飞,同时自己感受到走进学生灵魂的幸福与光荣。她始终初心不改,立志继续在教育这片田园勤奋耕耘,积极探索,陈卫芳坚信:勤育桃李,拱卫芳华。
万江中心小学 黄转华:
探索教学“慧教育”
步入万江中心小学,来往的学生或步履匆匆,或三人成行谈天说笑。迎面走来一位“90后”年轻教 师,她叫黄转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5年。
温婉可亲,是同事、家长给黄转华贴的“标签”,每天,她都怀着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全身心投入语 文教学,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坚守教学一线,赢得孩子的尊重,家长的信赖。
作为班主任,黄转华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建设“汇雅”班级文化,培养具有儒雅、谦雅、文雅、高雅精神品质的孩子,并且不断深入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基于立德树人的‘三一六’模式”,为班级文化建设赋能。
谈及教学心得,黄转华说,自己为了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前会认真备课,基于统 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顺应学生的学情,认真撰写教案。课堂上,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配合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运用积分制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黄转华认为,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努力将“思维导图”“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新教学理念运用到语文课中。课后,黄转华认真反思课堂存在的不足和学生知识上的漏洞,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课堂练习查漏补缺。面对部分学困生,她通过个性辅导,让班级的“潜力股”更上一层楼。
别看黄转华年纪轻轻,她早已荣誉满身:小学语文二级教师,万江街道优秀教师,东莞市优秀教 师,2020-2021年度东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她撰写的论文曾获省级一、二等奖,录像课曾获省级三等奖,设计的多个微课和教学设计曾获市级奖项。
除了教学工作外,黄转华还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 的“慧教育”,时常钻研学习、撰写论文、汇编示范课等。在2019年4月,南京市举办的全国小学作文 名师工作室联盟团队成果展示观摩活动中,个人微讲座《聚焦语文本体知识,活化课文语言表达》获 得一等奖。
对于黄转华而言,成绩只是过去的肯定,从教五年来,她始终赓续初心,不忘育人为本,坚持“读思写行”的专业成长路径。在教学领域,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研方面扎根教学实际、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各类论文评比、现场比赛活动,以赛促成长,通过提升专业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教育。她认为,用心触摸语文,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她也找到了真实而精彩的自我。
万江第三中学 温桂兰:
“爱岗敬业”是毕生追求
从教18年来,万江第三中学教师温桂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学生充满爱和耐心,把“爱岗敬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教学方面,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落实在日常的工作行动中。她所任 教班级的期末自查成绩、中考成绩常位居年级前列。因此,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万江街道、校优秀教师。
“没有团队,就没有现在的我。”温桂兰表示,从教18年来,她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一切成绩,是许多人帮助的结果,没有学校的平台、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她。她一直认为,她所获得的荣誉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万江三中化学科组全体成员,属于万江三中。
“上好课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温桂兰笑着说道。有人说,她年年教初三,对教材早就烂熟于心了,哪还用得着备课,随随便便也能上好一节课啦。对此,她不敢认同,即使教了18年初三化学,但她对每一节课都不敢马虎,每次上课前都要重新写一遍导学案,做一遍课堂演示实验,理清上课思路,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同时,她把课堂 当作自己的舞台,要求自己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8年的讲台生涯凝聚了她与学生的深厚情感,“相比于严苛的师生关系,我更倾向和学生做朋友。”温桂兰说。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更喜欢与学生做朋友,她用轻言细语的体谅和温暖善良的耐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爱戴,许多已经毕业了的学生也常写信给她。
“对于我来说,您就是那颗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您温暖了我整个初三!”“对于您的教诲,‘谢谢’二字难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每每听到别的同学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谁,我总会毫不犹豫的第一个想起您。”这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在给温桂兰的信中所写到的,也是让她最难忘和感动的。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温桂兰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而收获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温桂兰潜心钻研教学,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近五年获各级教研比赛荣誉约20余次,“我在专业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参与了之前张璞校长的名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温桂兰回忆道。当时,为了将课题中的课例开发得更好,她静下心来,潜心钻研,用自 己的理解诠释实验活动课堂教学,已经数不清多少个周末没有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有了回报,有两个实验教学课例被评为部级优课,一个实验教学课例还获得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活动金奖。
“当然,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把‘成长’当作‘成果’的过程。”温桂兰认为,做课题研究,就会心有所系,需要长时期细心提炼与思考,这就能够 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能够锻炼恒久的坚持力,让自己脚踏实地、乐此不疲、坚忍不拔。
谈及未来的工作计划,温桂兰表示,她将始终如一,兢兢业业,用沙砾般的爱意在教育路上闪光而行。
图文来源:魅力万江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