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已成为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行动新的着力点。
目前,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党支部党员、员工们承接了中山市电子政务项目技术评审和综合验收服务工作,聚集了大量企业和专家资源。此项服务工作不仅能配合政府做好数字中山建设,更能提高中山本土企业信息化水平。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成立于2002年3月,是由中山信息产业类的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地方行业组织,目前共有会员单位250家。协会会员涵盖了软件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邮电通信、广播电视服务、各类信息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业及中高等院校。会员中,有60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上市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000项。2020年7月,协会党支部成立,现有正式党员6人。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里,协会秘书长谢瑛(左二)、协会党支部书记郑桂聪(左一)介绍协会相关工作。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带头制定团体标准助智控吊扇产业转型
“它跟普通的吊扇不太一样,里面安装了芯片,可以节能、控制温度。能耗跟空调比小了很多,可以降温,又能保持空气流通。”提起节能智控吊扇的优点,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谢瑛滔滔不绝。智能蓝牙节能吊扇还搭载WiFi功能,可自动感知温度、调节风量及室温,内置蓝牙音箱;同时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可应用于控制开关、风速、定时预约及灯光调色等功能的智能场景,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
今年上半年,协会副会长单位建纶电器工业(中山)有限公司的节能智控吊扇订单持续增长,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吊扇作为居民通风换气的刚需产品也迎来新的增长点。
新业态发展新动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智能发展。面对如此巨大市场前景,行业亟需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规范团体标准、挖掘市场消费潜能。但节能智控吊扇行业,国家尚未有明确的团体标准,导致行业对市场标准缺乏清晰的界定。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节能智控吊扇专业委员会就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座谈交流。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供图
为此,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节能智控吊扇专业委员会前往江门、东莞、佛山等20多家企业走访。除了吊扇企业,协会专委会也一一走访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情况等。
目前,包含建纶公司在内,市信息产业协会节能智控吊扇专业委员会已有25家单位。协会党支部党员、员工积极推进专业委员会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开展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节能智控吊扇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希望以此为契机,培育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上平台,为节能智控吊扇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节能智控吊扇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规范了节能智控吊扇的生产、销售和检测。协会希望通过团体标准的实施,计划带动新增规上企业数量超20家,产业集群产值提高10%以上,产生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型企业,推动制造生产企业向数据驱动型组织和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预期创造经济价值100亿。
“爱心铃”为老人居家安全“发声”
在西区街道采姨家中,一个黑色的“爱心铃”设备已经使用了五六年。84岁的采姨常通过上面的绿键一键拨出,致电社工帮忙购买生活物资。“爱心铃”已成为采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采姨享受的公益服务,来源于中山市十大民生工程——颐老一键通(俗称“爱心铃”)项目,这也是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孵化的项目之一。早在2010年,在中山市民政局的主导下,协会整合社会、政府、企业资源,开发“爱心铃”项目,在有需要的老人家里安装按铃,为老人提供紧急情况的红键求救服务和医疗、购物、配送、咨询、预约等一系列的绿键生活服务。
工作人员正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爱心铃”。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供图
截至目前,项目由协会会员单位广东康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宁公司”)负责运营,协会负责服务监督。项目总用户4.1万户(约6万名老人),累计成功救助老人约3257人次,提供绿键生活服务数千次,为中山老年人实现居家安全养老提供便利。
协会党支部书记郑桂聪介绍,协会党支部与政府相关部门、园区企业紧密联系。协会党支部以东区软件园为申报主体,东区软件园被成功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目前,园区入驻企业80家,从业人员逾千人。
“爱心铃”项目正是其孵化的公益项目之一。如今,空巢老人日益增加,为预防老人居家安全问题,协会党支部支持此项公益项目开展,安排了党员同志专门接听老人对该项目服务的建议和诉求。协会党员只要听到诉求,都会记录下来,反馈给康宁公司。由康宁公司联系社工或相关服务人员跟进,协会党支部后期会进行回访,确保诉求能得到充分解决。
“爱心铃”项目深入社区宣传。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供图
项目合理配置专业人员,以老人数据库、7*24小时呼叫话务中心及智能终端产品为基础,建立准确详实的数据库及养老服务电子化档案,推动居家智能安全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项目逐步在中山市各个社区与就近的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工机构、志愿者团队等养老服务公益组织进行服务对接。截至2020年底,项目已发展70多家医疗、法律、维修、配送、家政、社工机构等各类合作服务机构,服务提供点近400个。
疫情发生以来,项目7*24小时客服中心发挥了重要的线上功能,帮助老人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必要恐慌。客服中心每周一通电话,及时将独居、空巢老人的一些生活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独居老人状况,预防了老人的一些安全隐患。
协会党支部组织开展5G网络建设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供图
今年以来,协会党支部还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4月,市信息产业协会党支部组织中山铁塔和中山移动,到东区库充经联社周边开展5G网络建设知识科普宣传活动。不少居民提出疑问:“在家旁边建基站,辐射会不会影响身体?”“辐射频率在我们的身体承受范围之内。”协会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走进社区、走近市民,帮助市民了解更多基站电磁辐射相关知识,减少认知误区,为5G通信的建设和运营创造优良环境,推动5G基站在乡村的顺利建设。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展望未来,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党支部将继续发扬不惧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发展思路,整合各方资源,在中山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等方面注入新动能,为推动中山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增添新活力。
【撰文】廖冰莹 谢意
【摄影】叶志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