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一个超市阿姨,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

+音
+ 订阅

+音 | 一个超市阿姨,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

00:00/00:00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与您准时相约。

一个超市阿姨,干了一件事。

这件事算不上惊天动地,甚至有点鸡毛蒜皮:灭蚊。

但她,灭了整整13年。

阿姨叫浦赛红,是上海一家超市的员工,干了13年,灭掉的蚊子少说也有2万只。

有她在的店,哪怕是最容易招虫的肉类、果蔬区,夏天光腿进去站上半小时,都没有一只蚊子来叮咬。

她还研究出一套“蚊子兵书”,一年不同季节,一天不同时间段,蚊子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灭杀招数,掌握得明明白白。

一个平凡人干的平凡事,原本不足为奇。可完整地看完浦赛红的工作轨迹,却让人大受震撼。这个普普通通的超市阿姨,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超市阿姨用13年

总结出了“蚊虫作息表”

浦阿姨是超市的一个专门工种:清管员。而她负责的,是专门防治有害生物,比如蚊虫、苍蝇。

刚上岗,超市给她配的是最简易的塑料苍蝇拍,别人拿到这种“原始”工具,顶多按部就班在卖场里挥挥拍子,只要保证顾客面前不出现蚊虫聚集,万事大吉,但浦赛红不满足于此。

她想从源头上防治。先是研究蚊子。从清晨到深夜,浦赛红无时不在观察蚊子的行动轨迹、行为特点,并仔细记录,总结出一套“作息规律”:

“6:00,花园及绿化带,精力十足,难打……”

“9:00,积水处,产卵……”

“15:00,阴凉处,睡午觉……”

不同季节,归纳出不同习性,就连蚊子最喜欢的温度、湿度范围,都掌握得精确。

了解完对手,浦赛红开始“利其器”。从最初的苍蝇拍开始,她尝试了不下50种工具,市面上现成的灭虫工具不够,她就想点子自制:

在盆里放入兑了洗洁精的水,再把蜂蜜涂抹于盆口。蚊子被甜味吸引而来,很快就困于粘稠的泡沫水中。

她还发现,蚊子最喜欢鲜艳的黄色,便将黄色的粘虫纸剪成水果形状。蚊子寻色而来,自投罗网,这招叫“色诱”。

掌握了规律,浦赛红在超市内外布下“天罗地网”,经过层层把守,几乎没有蚊子能逃得过去。

这还不算完,就连超市外的区域她也要管。附近饭店、物业的垃圾桶,她主动定时消杀;街边绿化带,都摆上捕蝇笼。有人劝她:外面捕住的虫子都不知道是谁家的,管那么多干嘛,她却说,外面不清理,超市就始终有隐患。

浦赛红的工作普通吗?太普通了,普通到只是一件蚊虫大小的小事。可她却把这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了极致,成了“专家”。

做事的态度

决定人生的高度

《史记》中有曰: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在于有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追求成功的态度。

有一个好的态度,才有能力解决问题,找到成功的路。

所以,做一个有态度的人,调高你人生的天花板,能力从来不是借口。

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力的,可能并不是天分和运气,只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平庸与优秀的差别就在于,你是把一件事情做完了,还是做到极致了。

卖油翁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它也是说明了只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康肃公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他的射箭本领相媲美,他经常凭借这个本领自夸。

一次康肃公在园圃里射箭,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观看,老翁看到他射十箭只中了八九次,只是微微点点头。

康肃公问他: “难道我的箭法不精湛吗?难道你射箭本领比我还高明?”

卖油翁却说他箭法没有多精湛,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把油倒入葫芦里,油从钱孔中慢慢注入葫芦里,而钱却没有沾湿。

没有任何一门技术是随随便便就能学成的,每一份云淡风轻的背后都藏着年复一年的坚守。

就像那句话: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没有达到拼智商的程度。

在我们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哪怕成不了大师,离成功也不远了。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态度,便拥有什么样的风景。

生活犹如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它,它便折射出什么样子。

做一个有态度的人,遇事不将就,“匠心”一直存,便如给自己留下了一片自由的海洋,不被所谓“能力”禁锢内心。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 | 央视新闻、十点读书、触动心灵的阅读、人民论坛网

主播 | 王宁

录制 | 黄泽伟

编辑 | 陈茜

校对 | 刘珺

编辑 陈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