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农行:学史力行、主动有为,在深耕中山金融沃土中展现新风貌

南方+ 记者

点击此处为它点赞

【编者按】

抓党建,学百年党史悟思想伟力;扛责任,以实干创新助“双区”发展;勇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优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传温度。近日,南方+走进中山农行,实地了解中山银行业是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迎难而上,精准滴灌,为辖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金融条件。

本栏目由南方+、中山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以及中山市银行业协会联合推出。


9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根据《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把中山市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区域,在今后5年给予中山意向授信额度500亿元,全力支持中山市村镇工业升级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乡镇普惠金融、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为中山市乡村振兴工作注入金融活水。

一份协议,一次携手,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与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下称“中山农行”)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上级行的带领下,再出发、再启程,不遗余力助推打造乡村振兴“中山样板”。

深耕中山六十余载,中山农行始终坚持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历史新起点,响应中山市委“攻坚2021”的号召,中山农行以党建为发展新引擎,强化使命担当,加快支持地方建设脚步,展现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中山农行网点服务。  通讯员 供图

中山农行网点服务。  通讯员 供图

党建引领 擦亮金融担当名片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中山农行悉心制定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形成以党委班子为中心,辐射带动党群共同发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学习联动机制。读原著、学文献的“书中学”,以赛促学的党史知识接龙竞赛,实地走访红色革命史迹……

学史于有形,润心于无声。通过形式丰富的学习,该行建设出一个坚实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营造出“处处是党课、时时受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

学史力行就是在实践中以党建撬动金融发展动能,中山农行将业务经营与党建深度融合,以六大举措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着力在“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上出成效:以“书记委员项目”带头攻坚,对工作内容及目标进行具体立项,聚焦、解决服务实体经济和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发挥112个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环境升温、服务升温、品牌升温”工程,大力优化网点环境、加强适老化改造、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广泛发动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深入一线,走街串巷、进企入厂,将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至目前,该行已开展上门服务229次、志愿宣传活动77次,覆盖人群6000人次以上。

中山农行为群众办实事。  通讯员 供图

中山农行为群众办实事。  通讯员 供图

党的历史是最为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衡量学习成效如何,办实事是其落脚点。6月7日中山市启动全员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中山农行党团青年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团员我出列”的精神,组成5支志愿者队伍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助力跑出“4天检测采样579万人”的“中山速度”。7月23日,中山市再次对全市市民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山农行再次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与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一同守护市民安康,受到广泛赞誉。

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中山农行实实在在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对军人的最高敬意,“农”情谱写出双拥工作新篇章。推出针对军人的特色金融服务超16种,免收拥军优抚银行卡工本费、卡年费等7类费用,对军人提供创业贷款支持,冠名支持中山市退役军人第一届创业大赛,举办“致敬最可爱的人”“关爱退役军人”等拥军活动等,以实际行动有力地弘扬拥军爱军优良传统。近日,在中山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会议上,中山农行一举摘得“双拥工作贡献突出单位”荣誉称号,是中山市内唯一获得该称号的金融机构。

大行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盘活低效土地资源、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增量,是中山打破发展瓶颈,实现重振虎威的重要抓手。

从大范围的“拆”到高标准的“建”,攻坚的中山,需要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在解决镇村工业园改造的资金难题上,中山农行在业内首创“工改贷”,创新以村集体物业出租的应收租金进行质押,成功破解集体土地无法抵押的困局,累计为镇区工业园升级改造审批贷款超15亿元。

在中山农行深度参与的支持下,一座座现代化的主题产业园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拔地而起,小榄、横栏等镇街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成功落地,成为全市工业园改造树立了标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单靠地方的财力很难如此快速地推进。农行主动对接我们的需求,为项目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村改项目负责人对中山农行的参与给予了高度评价。

数字乡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21年下半年,中山农行成功上线“数字乡村”服务平台,用“互联网+”解决基层村务治理存在的村务公开难、基层党建难、乡村治理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为三乡镇桥头村开发全市首个智慧乡村服务平台,搭建起村民链接政务、金融的桥梁,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助力打造高质量的美丽乡村综合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中山农行将金融科技用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为农户金融需求精准画像,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核定预授信额度。农户只需借助农行掌上银行便可实现快速放款,享受利率优惠。自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已有近1000户农户享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优惠。

除了资源支持,中山农行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该行积极响应省政府和上级行“千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选派15名金融助理到中山对口帮扶地区潮州、阳江等参与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融智”服务,为乡村建设贡献农行智慧。

中山农行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出征。  通讯员 供图

中山农行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出征。  通讯员 供图

金融力量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是地区发展的命脉,创新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翅膀。作为区域的主流银行,中山农行主动服务实体企业,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政策下,中山农行将制造业贷款投放纳入全行信贷投向重点,靠前一步走进企业,主动匹配企业需求,满足制造业企业在建设期、经营期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与此同时,中山农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供应商信贷需求,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推出保理e融、票据e融等产品,有效盘活产业链生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中长期战略目标的提出,《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中山农行紧贴绿色金融工作部署,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更多信贷支持,2020年该行绿色信贷同比增幅达116.15%。

学史力行就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近年来,中山农行积极响应“重振虎威”号召,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累计审批超过2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审批金额超百亿元;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在企业成长、转型、升级等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近日,中山市金融局、人民银行中山中支、中山银保监分局对2020年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予以通报表扬,中山农行获得政府及外部监管机构的肯定。这是该行继获中山市委市政府颁发“2020年度中山市效益突出贡献企业”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学史力行也在于帮小微企业渡难关,与企业共成长。中山农行率先在省农行系统中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目前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已全面覆盖辖内12个一级支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水平处于同业领先地位。2020年以来,中山农行以“百行进万企”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累计向近3700家企业发放贷款近300亿元。疫情发生以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为超2700户受疫情影响的客户进行延期还款、展期或无还本续贷纾困,涉及贷款金额28亿元。

“一家企业能否顺利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初创阶段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我们就是想帮这样有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该行普惠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中山农行面向未在银行获得贷款的“首贷户”小微企业,推出“首户e贷”专项贷款产品,精准服务“首贷户”小微企业,采用纯信用用信方式,可实现对工商注册两年以内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在工商注册且农行开户后,即有机会通过农行企业网银、企业主掌银等线上渠道申办贷款,授信额度最高30万元。目前受益企业数正不断增加。

【采写】伍杰

【通讯员】羊娟娟 陈育平

编辑 卢子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