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致7岁男童大面积撕脱伤,90天10场手术成功施救

南方日报

开学第一周,学生陆续返回校园。对于7岁的涛涛来说,能够返回校园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这也是他抓紧时间每天加强功能锻炼的动力。

8月23日,涛涛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出院,很难看出,已经可以独立站立行走、自主大小便的他在3个月前经历了一场严重的交通意外,曾命悬一线。

接受治疗2个月后,涛涛在妈妈的搀扶下站立。受访者供图

接受治疗2个月后,涛涛在妈妈的搀扶下站立。受访者供图

◤交通意外致使下肢大面积撕脱伤◢

5月26日傍晚,7岁的涛涛跟往常一样坐妈妈的电动车回家。由于前车突然急刹车,后面的大货车一下撞倒涛涛和妈妈的电动车。后座上的涛涛被卷入大货车车底,拖行数米,当场不省人事。在交警和群众的帮助下,涛涛被迅速送往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医生迅速对涛涛进行了检查:心率120次/分、血压70/40mmHg,躯干前侧、臀部、大腿、会阴部皮肤大面积撕脱,累计面积几乎达到全身的30%;右侧臀大肌、梨状肌挫伤严重、完全断裂;一处40cm×30cm的潜行性腔隙处,坐骨神经显露,伤口嵌着大量砂石;肛门粘膜皮肤与肛周皮肤完全离断,肛门回缩……涛涛如此严重的伤情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倒吸一口气。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烧伤整形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医生迅速到抢救室进行多科联合抢救。心电监护,插管,上呼吸机,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抽血,备血配血……随着值班医生医嘱一条条下达,抢救争分夺秒地进行。与此同时,血库紧急备血,手术室也做好了抢救前的准备工作。

手术马上进行。医生打开了创面潜在的腔隙,为涛涛彻底冲洗伤口、剔除异物,又将部分撕脱皮肤、肌肉归位固定,使用负压引流技术临时关闭伤口,过程中持续、大量地进行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术后,涛涛被送入BICU。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涛涛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仍未脱离危险期。因为,遭遇严重创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被削弱,很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创伤后并发症。所以尽早修复创面,为患者筑起一道抵御细菌的安全屏障尤为关键。

“乾坤大挪移”修复大面积缺损创面◢

“创面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管医生冯佳雄介绍,尤其是特殊部位,如臀部、肛周创面的修复,存在治疗风险大、难度高、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修复手术成为最大的难题。

此外,冯佳雄表示,由于涛涛只有7岁,对于修复手术的选择需要同时考虑年幼患者对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及可能产生的对今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因此,冯佳雄决定采用植皮联合皮瓣的方式修复创面。针对患者臀部及右大腿大面积的皮肤、肌肉、神经、血管严重缺损,医生通过移植腰背部及左大腿背侧带血管的皮瓣,修复臀部及肛门周围创面,其他缺损创面则利用头皮和小腿韧厚皮植皮修复。经过多次手术,皮瓣逐步完全覆盖患者创面。

换药对于涛涛而言也是个难题。由于涛涛的创面巨大且部位多,每次换药都需两名医生持续进行约1个小时的操作。特别是会阴部及臀部创面,痛觉敏感,紧贴直肠,操作更需要医生小心翼翼,且时常会有大小便污染伴有异味,在清洗伤口时更要彻底,避免感染。

除了生理上的治疗,护理团队还根据涛涛严重创伤后的心理变化,为他制定了周密的护理计划,让这个年仅7岁的小男孩克服心理障碍,逐步恢复自信心。

从5月26日至今,涛涛前后经过10次手术治疗,累计输血量达3200毫升,几乎将他全身的血液换了两次,幸运的是,移植的皮瓣及皮片均成活。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治疗下,涛涛终于出院了。

7岁男孩涛涛和妈妈为医生和全体医护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7岁男孩涛涛和妈妈为医生和全体医护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记者】 王涵琦 

【通讯员】 郑瑞年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