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已过去一个星期,大家都开学了吧
骤然从无拘无束(不是)的暑假进入认真学习的校园,不少同学都表示还得适应一阵子。面对一些学业和社交方面的压力,有的同学甚至还出现了“开学恐惧症”的焦虑、紧张状态…
贴心的我们观察了网络上关于“开学焦虑”的典型问题,梳理为几个案例,请专业又耐心的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咨询专家进行最直接和有效的解答,总结成了这篇「开学答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宿舍社交让我焦虑,该怎么办?”
小C:一想到又要面对舍友,我就很焦虑,我们宿舍就像网上说的“四人宿舍建了8个群聊”…大家互相都有矛盾点,比如作息不同步、对寝室卫生的要求不一致,生活习惯也有差异,有的喜欢很晚才洗澡、看剧外放等等。因为不会处理宿舍关系,我经常呆在图书馆,但发现渐渐被其他舍友孤立了…感到很困惑。
面对宿舍社交矛盾应该如何应对呢?是花时间力气沟通、化解矛盾,还是直接找老师调换宿舍?或者眼不见心不烦忍过剩下几年就好?
对于宿舍社交矛盾,咨询师建议同学们坦诚沟通解决,并在沟通之前思考:“第一时间想要维护的/想和对方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第一时间想要维护的是“同学关系”,那么在沟通中就要优先考虑对方的感受是否舒服,如果表达带有攻击,可能反而会破坏关系,导致矛盾升级。因此在沟通中,使用尊重、坦诚、亲和的态度比说什么内容来得重要,态度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而如果第一目的是“解决问题”,比如化解被孤立的问题,那么小C可以参考以下这种“五步法”:
1. 确定问题:我不想总是孤独一人,我需要室友的亲切关怀、接纳与陪伴。
2. 分析问题: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可能是我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同学们以为我很难相处。
3. 寻找策略:
策略(1):率先以真诚的微笑释放出善意,传递着“不管你是谁,都接纳你”“我喜欢你”等信息,从而打破对方以为我难以相处的想象,以建立我具有亲和力的人际形象。
策略(2):主动与同学沟通与交流,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让同学们有机会了解我、认识真实的我,同时寻找和同学的共同话题、共同爱好等相同点,从而使对方认同我。
策略(3):在宿舍的集体生活中,有些随手可做的生活小事,多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助人之心,体验自己存在价值和归属感的同时,也让宿友感到被重视,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成为良性循环。
4. 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比如对于“社恐”的我而言,策略(1)与策略(3)是可行的,但策略(2)需要克服沟通中羞怯、自卑、恐惧心理,暂时还做不到。
5. 确定最合宜的可行方法:策略(1)坚定实施,策略(3)伺机而动。从而通过选择最合适的行动策略,来逐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问题。
♂️
“去外地上学,如何克服恋家情绪?”
小H:我是大一新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现在要去外地上学了,真的感到很慌…我要去的地方风俗人情和家乡完全不同,很担心会对气候不适应、饮食难以接受(我吃不了辣)、还有方言壁垒…最主要的是舍不得家人和老同学们,现在虽然开学了,但是还是一想到家乡亲人就想哭…
我知道我其实就是单纯的“恋家”,但不知道如何才能化解这种不适应症状。
对此,咨询师表示,这种害怕忧虑其实源于我们对去外地上学的“负面预期”,即认为我们去了外地、置身于陌生情境陌生人群之中,一定会适应不良、面临风险。这时就会感到特别迷茫无助。而对比之下,曾经安定熟悉的环境、温暖的家人、亲切的同学自然更加让人留恋…
但其实,去外地上学也可能是新鲜有趣的,我们可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认识新的朋友,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向外是生活挑战,向内是自我探索,我们体验到和经历到的将会以往不同,这些不同将会使我们成长别具意义。当我们把负面预期转换成这样一个正面预期,我们便会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新生活的到来。
再说,现在科技发达、城市之间交流频繁、语言也跟着普遍化,地区差距在逐渐缩小,已经不必再过多担忧一些“壁垒”的问题了。
♂️
“听了很多经验故事,对于大学更迷茫了…”
小L:作为新生,听很多学长学姐分享了大学生活的故事,自己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反而感觉越来越迷茫了…好像从大一开始就要为了学分绩点、奖金评优、学术竞赛做很多准备,还要参加课题项目、争取发文章投稿……感觉这些好像都很难,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能做到。但又不想虚度时光,浪费自己的青春。
大学生活到底应该怎样规划呢?是趁早计划还是随机应变?
咨询师表示,大学刚开始时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感,感到迷茫不要紧张,因为这正意味着我们在思考、探索各种各样的资源以及可能性,说明个人成就动机很强,渴望自我实现。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了解大学生涯发展的任务。第一个阶段任务是“过渡”,作为大学新生,适应新身份是当务之急,首先可以去认识自己的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明确大学四年的目标和计划,这样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最看重的人和事情上。
第二个阶段任务是“探索”,尝试从周围熟悉的生活开始,以问答的形式探索更深层的自我,比如“我喜欢/不喜欢的活动或者课程是什么?”“我看重的是什么?”“我拥有哪些能力/劣势?”等。
第三个阶段任务就是“决策和执行”。在前期自我探索、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适自己的大学成长计划,然后就去一步步努力实现吧。
开学真的很让人emo吗?
想想我们可以见到久别的同学好友
在金秋时节的校园里漫步
尽情享受青春飞扬的时光
…
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惊喜
足够让我们将心理状态
调整为“正向期待”
开开心心新学期
认认真真搞学习
同学们,加油鸭!
当然如果你有想咨询的心理问题
也可以拨打12355热线
按下1号键
我们有专业又耐心的心理咨询师
和情感咨询专家
免费解答你的疑问
陪你一起度过那些忐忑的时刻
亦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粤省事”小程序
进行线上心理咨询
▼
P.S. 广东省内免区号拨打12355,港澳地区拨打+8602012355,电话的另一端,将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免费提供咨询和辅导。
P.P.S. 进入“12355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求助】,或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进入“粤省事”小程序进行心理咨询(8:30-17:30),获得专业帮助。
本文由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师黄丽凤提供指导。
编辑:羊
合作请联系:gdxmt_hezuo@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