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恩平,钟灵毓秀
作为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
孕育出众多航空航天名人
中国航空之乡,实至名归!
除了“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被公认为“中国航空之父”,还有中国第一个女特技飞行家张瑞芬、抗日空军英雄岑泽鎏、美国空军准将梁汉一、中国著名航空专家冯培德、美国探索火星太空电讯的遥控主管潘天佑等航空航天名人。
为展示恩平航空航天名人风采,致敬先辈功绩,弘扬航空航天精神,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恩平名人》专栏。今天推出第一期航空航天篇,先来看看恩平有哪些航空航天名人,往后几期还会陆续讲述其他领域恩平名人的故事。
制图:梁艺苑
一百多年前,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让中国人真正“飞起来”。此后,还孕育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英杰。
冯如广场 徐卫良摄
冯如纪念馆 陈卓锋摄
泉林黄金小镇飞行主题馆 张卫锋摄
畅游冯如故里 冯小惠摄
在恩平有一座以冯如名字命名的广场——冯如广场,广场绿化区(冯如铜像后面)建有恩平航空名人塑像园,是市民和游客了解恩平航空航天文化及历史人文的好去处。
恩平航空名人塑像园
恩平航空名人塑像园内安放一架“冯如二号”模型,并置立恩平航空航天名人半身铜像十尊,当中包括张瑞芬、梁汉一、黄泮扬、岑泽鎏、梁持旺、卢传铭、卢发喜、潘泽光、潘天佑、冯培德等航空航天英杰。
“冯如二号”模型
恩平籍航空航天名人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恩平牛江镇昌梅村委会杏圃村人。他留洋学艺,立志航空救国,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张瑞芬
张瑞芬(1904—2003),恩平君堂镇藜塘村委会大兴里人,是我国第一位华人女特技飞行员、全球首个成功飞跃大西洋的女性。抗战爆发后,驾机飞遍美国华人聚居城市,宣传抗日和航空救国,1984年被南加州历史学会授予“献身当代之妇女”称号。
梁汉一
梁汉一(1917—2001),祖籍恩平圣堂镇歇马村委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的功臣,1972年中美建交的“破冰之旅”,担任美国空军一号机长,驾机载送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
黄泮扬
黄泮扬(1913—?),生于恩平恩城中南村委会南昌村。抗战爆发后,他先后驻防和参加空战的地方有句容、南京、衡阳、南雄、汉口、广州、重庆等地,在转战中战绩辉煌。1939年2月22日至23日的广州空战,他所率的机队击落日机15架,抗战结束后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空军武官。
岑泽鎏
岑泽鎏(1912—1941),恩平君堂镇中安村委会大安村人。卢沟桥事变后,岑泽鎏积极投身抗战。参加大小空战数十次,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41年3月14日,日机袭击成都,负责地面指挥岑泽鎏申请起飞作战。岑泽鎏等歼敌时,陷入日军预设的包围圈,不幸以身殉国,洒血长空,时年仅29岁。
梁持旺
梁持旺(1900~1944),恩平歇马塘马园村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加入航空救国行列。1944年参加衡阳保卫战,因衡阳机场遭敌机突袭轰炸,不幸壮烈牺牲。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追授“卫国光荣牺牲等功臣”称号。
冯培德
冯培德(1941.4.7~),祖籍恩平市牛江镇莲塘村。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历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所长,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作为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家,冯培德长期担任航空惯性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曾主持国家专项研制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
卢传铭
卢传铭(1908—1996),恩平东成镇横岗头村委会六斗田村人。抗战爆发后,卢传铭曾多次参加对日本空军的作战,曾任飞行教官,为抗战培养了一批飞行员。1949年春两次飞载国民党和谈代表到北平谈判。曾受叶剑英委托,从北平飞载数百亿金圆券到南京,交给共产党组织作活动经费。1949年11月在香港参加“两航”起义。
卢发喜
卢发喜(1910—1944),恩平东成六斗田村人。8岁时随父亲赴美国檀香山读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美国应征入伍,参加美国空军反击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空战。1944年6月6日,美、英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海、陆、空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卢发喜参加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但不幸壮烈牺牲。
潘泽光
潘泽光(1913—1989),恩平恩城水壳井村人。1936年7月与同学黄志刚、岑泽鎏等驾机7架北飞南京,投入抗日救国。1942年,他担任湖南衡阳空军总站作战及航务课课长,协助美国援华飞虎队某大队对日作战,一年间荣立战功8次,其中航委会记大功2次,战功卓著。
潘天佑
潘天佑(1944.5.31~),恩平恩城水壳井村人,是抗日空军英雄潘泽光次子。幼年赴香港读书,毕业后留学美国。1974年获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喷射推进研究所太空科学家及主管。多次参与美国探测太阳系、木星、土星和登陆火星等太空项目,在深太空通讯专业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记者、编辑:陈卓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