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乡村·看蝶变⑦|东莞潢涌:有钱也有颜(附视频)

南方+ 记者

提起东莞中堂镇潢涌村,人们的脑海里飘来两个字——“有钱”。

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多年来稳居东莞市村级前三甲;2020年,潢涌村可支配收入6.75亿元;村内共有企业152家,集体企业1家。

正如上述数据所映射的那样,富裕是潢涌的代名词。虽然“壕”,但是并不“土”。入选东莞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后,潢涌村植入文化元素,通过景观品质提升,新建多个公园,打造“十里榕廊”,对市场商铺外立面统一岭南风格,新增停车位,在古村沿河房屋外墙进行墙绘创作等重塑古村核心区岭南风貌,真正做到经济与环境齐飞、有钱也有颜。

东莞潢涌:有钱也有颜(附视频)

大手笔投入:总投资3565万元

漫步在潢涌村充满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里,一个挨着一个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池塘,新修的小径被绿茵遮住阳光,所触所感都是绿色,让人好不惬意。不远处还有一所新建的公厕,整个公园环境优雅、设施齐备。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潢涌村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中的一小部分。潢涌村村委会委员黎展朋介绍,潢涌村的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总投资3565万元,共30个子项目。而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建设也只是潢涌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中的一部分,潢涌预计会总投入8000多万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大家都知道潢涌村的造纸业很发达,我们也常常在想,除了造纸外,我们还能做什么。”黎展朋说,为了解决经济来源单一的问题,村两委干部为潢涌村的发展提出了“四轮驱动”的发展规划。所谓四轮驱动,指的是,造纸业、物业出租、对外投资以及旅游产业。其中旅游产业的基础就是美丽乡村建设,为此,潢涌村借助东莞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大手笔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投资约250万元,在原江滨公园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升级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围绕潢涌村德本历史文化,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小品50个,进一步美化亮化环境,传承德本文化精神;投入约250万元,建设完善潢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投入630多万元分步推进村内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化平安社区建设……

崭新的围栏、改造后的公园、新建的实践站……在潢涌村,处处可见大手笔投入后的身影。

项目化运作:克服困难展新颜

采访当天,在江滨公园碧道旁,一面长约500米的浮雕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浮雕墙展示潢涌村800多年的历史发展,从迁居起源到“德本”的家训文化,从地理、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人物等等多方面展现潢涌腾飞的辉煌历史和幸福潢涌的锦绣蓝图。

潢涌村的浮雕墙是潢涌村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30个项目中的一个。黎展朋说,在建设思路方面,潢涌是围绕“点靓—线美—面和”的品质追求,加强科学规划,以项目化运作,高品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

项目化的推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改善村里面宗祠前的河涌环境时有遭遇到一些挑战。”黎展朋说,”当时河两岸的集体土地上被村民们种满了龙眼树。这些树的落叶不仅影响河涌的景观也遮挡了村民们房屋的采光、占用了公共的路。我们不停地去跟村民们做工作,最终争取到村民们的理解,大家同意砍掉树木,拓宽道路。”

如今,潢涌村的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已通过验收,村民们的获得感河幸福感更强了:节假日,越来越多的东莞人会选择带小朋友到潢涌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感受潢涌村的历史变迁,潢涌村内的村民和群众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潢涌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家风祖训;平日里,升级美化后的河岸栏杆、铺设沥青的道路、升级改造后的停车场与篮球场,这一切让居住在潢涌村的人们有了更高的生活质量;休闲时,焕然一新的江滨公园、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小品,即将竣工的浮雕墙,这一切让当地人在休闲时光有了好去处…

有钱也有颜,有经济也有环境。未来,潢涌村将以德本文化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撰文】施美

【图片/视频】李玲

【设计】曾競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