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案例公示 | 乌涌治理案例等你来提建议

广东生态环境
+ 订阅

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意见征集

近日,生态环境部对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进行公示,并开启意见征集活动。广东茅洲河、华阳湖、沙河、乌涌、练江作为候选案例,参与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意见征集。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乌涌治理案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乌涌治理案例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吧!

乌涌发源于黄埔区水口水库,流经广州科学城、黄埔老城区至黄埔港汇入珠江前航道,全长22.66公里,河涌宽度约 10—40米,集水面积64.5k㎡。乌涌曾是广州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35条河涌之一。“十三五”期间,黄埔区按照“防洪提标、控源截污、生态恢复”的思路,对乌涌进行全流域治理并开展了碧道建设,治理后,乌涌消除了黑臭,达到“长制久清”,并且入选广州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河涌。

治理前情况

治理前,水体污染比较严重,为劣Ⅴ类水质,水环境和水生态不同程度遭到破坏,是广州市10条被住建部和环保部挂牌重点督办的黑臭河涌之一。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区域没有彻底截污,部分生活污水、餐饮业、工业等污染源仍直排河涌;二是雨污管仍存在错接、漏接、混接情况,部分污水管道出现破损和堵塞;三是部分河道堤岸损毁或被侵占,河道淤塞。

乌涌左支涌治理前后对比

主要治理措施

(一)强化源头治理,开展联合执法,靶向清源

一是建立以河长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工作机制,对“五违散乱污”生产经营企业分类整治、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各个击破。二是成立乌涌溯源排查工作组,对乌涌沿线疑似雨污管网混接、错接等工业企业、餐饮业进行全面溯源核查,逐项整改。共出动9761人次,共计摸查建筑物14495栋,总面积达60.9万平方米,摸查疑似“五违散乱污”企业643间,清除“五违散乱污”企业317间。

乌涌联华路段治理前后对比

乌涌上游治理前后对比

(二)外调内治,全面完善管网,实施生态补水

一是完成了乌涌流域截污管网完善工程、下沙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联和街暹岗社区及鱼塘截污工程、乌涌排水单元达标治理工程,共建成排水管网约50公里,实现了乌涌流域内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了乌涌沿线排放口无污水排出。二是利用上游水口水库蓄、排功能,合理调度水资源,保障了河涌内的生态流量;利用乌涌上游黄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的尾水,实现生态补水。

乌涌主涌治理前后对比

乌涌水闸段治理前、治理后水质对比

(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黑臭河涌整治的基础上,融合海绵城市和碧道的建设理念,进一步恢复河流生态。一是完成乌涌左支涌河道景观提升改造、恢复河流生态、增设亲水平台、栈道等休闲设施,打造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二是完成乌涌联和东路至广深高速6.4km碧道试点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生态驳岸改造、滚水堰改气盾闸慢行道路系统,利用河涌滩涂开阔地构建了城市海绵体—黄陂湿地,增强了雨洪调蓄和水体自净能力,使河涌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2021年5月乌涌联华路段

乌涌碧道节点-黄陂湿地

(四)发挥河长制优势,齐抓共管

乌涌全段建立了完整的河长体系,流域内五个街道建立了河长统筹,流域共治的河湖管护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河长、民间河长作用,组建乌涌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到守护河涌的工作中。

河长巡河(2020年12月)

志愿者义务护河队(2020年12月)

治理后效果

通过系统治理,乌涌流域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完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涌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结合碧道建设对河涌生态进行修复,河道开阔畅通,水流清澈、两岸碧道蜿蜒,水生植被覆盖率适宜,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治理后的乌涌,往日的黑臭水体一去不复返,已成为周边社区居民散步、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周边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满足感大幅提升。

乌涌联华路段湿地白鹭飞翔

乌涌水生态恢复,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点击“阅读原文”,来为乌涌治理案例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吧!

来源/生态环境部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