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镇故事㉝ | 如何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清远涡水驻镇工作队这样干

南方农村报

“大哥,身体什么状况,家里都种养什么?”处暑后的连南涡水镇热气渐褪,错落有致的平顶楼房与环绕的群山构成一幅生态画卷。8月31日上午,沈三贵家门前院子坐满人,寒暄间热闹起来。

沈三贵今年49岁,曾是马头冲村的养猪大户,但六年前的中风导致他行走不便,加上老婆身体有病,家庭经济状况陷入困境,被列入低保户对象。现在他在家通过散养家禽和领取残疾低保等补助费过生活。“我想在二楼进行装修,让女儿回家也能住的舒服一点。”面对着身旁一群人的关心问候,他也逐渐敞开心房聊。

“我们过来是帮助你的,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我们。”围坐在他旁边的一群人是由广东省民族宗教委牵头,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组成的驻清远市连南遥族自治县涡水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简短闲谈间,工作队队员在笔记本上已记录满一页纸信息。临走前工作队员还不忘叮嘱他,“肥肉不要吃,会加重高血压。”

及时返贫监测只是工作队任务的一个环节。自7月23日派驻以来,工作队积极深入涡水镇村开展调研摸查,目前已完成全镇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第一阶段调研,召开座谈会10次,深入实地开展调研15次,入户走访11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

工作队在村委开展座谈会。受访者供图

工作队在村委开展座谈会。受访者供图

“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来,即是光荣又是责任!”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工作队聚集是一种缘分。”工作队队长方莉来自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她向记者介绍。工作队目前有6名队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专业背景相差大,年龄以70、80后为主,如何快速组建成一支能干事敢担当的干部队伍,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首要任务。

为此,工作队先以制度为抓手,深入总结并借鉴过往驻村帮扶好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制定完成工作队7项驻镇帮镇扶村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工作队自身建设,为工作队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以及高效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队员韦羽来自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宗教所,她在接受记者采访谈道,工作队通过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扶贫大数据系统,建立台账,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分析,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构建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进驻以来,工作队全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带着问题,以实地调研形式,走访镇村干部群众,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了解村情、农情、民情,实地考察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种养殖情况,并与种养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接触。

期间,有村民时常询问工作队是来干什么的。为进一步加强与群众联系,工作队向涡水镇父老乡亲发出一封信,内容真情实感,文末还恳请乡亲们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嘱咐村民多沟通、多支持。

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受访者供图

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受访者供图

“整个工作队行动,能更大的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调研期间,工作队通过收集、记录、掌握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和数据,为全面分析镇村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工作队也了解到当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

产业基础薄弱是其中一环。“我们不回避问题,通过发挥工作队优势并拜访专家解决问题。”队员高永利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他还谈道,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需要创新管理制度,推进“奖励制度”,通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从而达到推动生产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补贴”。

工作队走访村民。受访者供图

工作队走访村民。受访者供图

期间,工作队充分发挥省民族宗教委职能作用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优势,积极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联系,邀请专家团队到涡水镇实地调研考察,与涡水镇干部职工、各村支书及群众座谈交流,在调研和探讨中逐渐打开思路,结合涡水镇资源优势,支持涡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调研、科学分析,初步形成以涡水镇排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镇项目为引领,延伸马头冲古树茶、必坑瑶医药种植等林下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其中,紧抓连南县大叶茶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契机,充分利用涡水生态环境好、古茶树品质高的有利条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探索培育融茶叶、山水、产业、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涡水田园示范片,将涡水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样本。

此外,工作队通过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请专家,谋思路、补短板,强弱项,发挥好“智力扶持”作用,补缺当地人才短板问题,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连南县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涡水镇地处连南县中部,是连南排瑶的发源地和最早聚居地,地形以山地为主,镇内有着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和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我们要把涡水镇朝着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目标去打造。”队长方莉有着自身的工作思考,通过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团结进步,共绘民族同心圆。其次是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和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发展定位,在“特”字上下功夫,坚持科学规划,积极参与涡水镇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并在年内完成制定驻镇帮扶五年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据介绍,经过乡镇和工作队积极争取,近期已启动涡水镇沙田村至镇政府沿线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并与浙江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多次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讨论设计方案,因地制宜打造田园气息浓郁、民族特色凸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涡水样本。

小横龙村美丽村景

小横龙村美丽村景

在方莉看来,充分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瑶族刺绣等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康养运动、徒步旅行等旅游产业,既能让游客在深度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又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队员陈翔来自广东省佛教协会,他跟记者表示过来参与驻镇帮扶工作是“新体验”,与各队员工作生活相处融洽。谈到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涡水镇实现乡村振兴,变得更美更好。

工作队全员希望,三年后这个边远的少数民族小镇焕然一新。

【统筹】喻淑琴 

【记者】黄俊杰  

【见习记者】黎祖瑜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南方+

也可以加入“我的驻镇故事”群,详情请加相关联系人验证入群。

我的驻镇故事㉙丨下田入户,我们在红色革命沃土注入“镇”能量

我的驻镇故事㉑| 精准把脉出良方!我和“战友”在“南药镇”开启驻镇生涯

编辑 方壮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