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出台的《东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东莞将空气质量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其中,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
东莞将空气质量预警分为3个级别。
空气质量预警分为3个级别
根据《应急预案》,按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结果,以及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其中,预测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条件,发布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条件,发布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发布红色预警。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信息应提前2天(48小时)发布;若遇特殊气象条件未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或已出现重污染天气,通过实时会商,判断满足预警条件,应立即发布预警信息。
当发布空气质量红色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发布红色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按照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与预警等级相对应,实行3级应急响应: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内容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在响应措施方面,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时,重点控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其次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O3)时,重点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
具体而言,Ⅲ级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各镇街(园区)严格执行本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确保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比例分别不低于10%;各镇街(园区)可根据本地污染物排放构成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低于总体要求(下同);等等。
Ⅱ级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减少露天体育比赛活动及其他露天举办的群体性活动;幼儿园、中小学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各镇街(园区)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20%以上;等等。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留在室内;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建议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临时停止作业;各镇街(园区)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