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又被称为“香衣”,独特的香氛,会给人增添独特的魅力。
明晃晃的玻璃瓶,印着烫金品牌标识的包装盒,以及空气中弥散的香气,这些本应该出现在商场专柜或网上商超首推的香水,却出现在一个无牌加工厂里。
近日,广州白云警方根据前期侦查线索破获一宗特大涉假案件,在肇庆市端州区某工业园区,抓获涉案嫌疑人16名,并当场查获假冒知名品牌香水一批。今年4月底,广州白云警方在石门街朝阳村一仓库内发现了一批知名品牌香水,经相关专业人员鉴定,3.3万余瓶“香某某”“圣某某”“迪某”香水全部为假冒品牌商品,按正品估算价值不菲,警方还在现场抓获了一名涉案人员,并依法将其刑事拘留。
随后,民警对假冒品牌的源头、去向展开深挖细查,经初步核实,警方将目标锁定在,肇庆市端州区一个工业园区,并通过细致摸查逐步掌握了一个以辛某为首的家族式涉假造假团伙。
7月30日,广州白云警方在肇庆警方的协助下部署开展收网行动,在该工业园区一无牌工厂内抓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香水嫌疑人16名,查获假冒“香某某”“圣某某”“迪某”“祖某某”等多个知名品牌香水,共7000余支、空瓶近2000个以及香水原料、灌装机器等物品一批。
随后,专案组民警在距离该工厂约2公里的另一工业园,查获了该工厂储存货物的仓库,存有假冒多个知名品牌香水4.5万余支,以及包装材料等一批。经专业人员初步估算,该案件涉案价值5700余万元。
民警在现场发现,所有假冒品牌香水成品都有完整的包装,甚至味道也与正品相差无几,但是通过专业人员鉴别,在包装印刷方面还是与正品存在差异。根据嫌疑人辛某供述,其于2020年5月,从他人手中接管经营一间香水原料厂,在高额利润驱使下,他动起了加工制作假冒品牌香水的心思,于是纠集了多名亲戚,让他们分工负责香水调制、灌装打包、压盖扎口、财务管理等工作,大肆制造假冒知名品牌香水,并非法销售,以牟取暴利。
该工厂制作的香水,一般一瓶香精的占比8%至12%,而一公斤香精市场价格从300元到1000多元不等,他们将香精原料、酒精、水根据一定的比例混合勾兑后加上包装,一瓶香水的成本价多数在十至几十元,批发价则在百元以上,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价格则高达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按照每天加工3000至4000瓶来计算,堪称暴利。
目前,白云警方已对该案其中5名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重拳打假,让“假”无处遁形!
今年8月,清远清城警方接群众举报称,在清城区某小区内有人存放假冒国际知名品牌商品。通过摸排走访、分析研判,民警最终确定存放假冒商品的地点。
8月27日下午,清城警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清城区某小区一住宅内当场抓获一名涉案人员,起获涉嫌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挎包一批,初步清点,涉案物品价值高达2000多万元。
民警发现该窝点“物尽其用”,在100多平米的住宅内,竟然囤积着上千件货物,房间内、客厅内、厕所、厨房,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货物。
且现场没有通风设备,没有消防设备,皮革味、人造革味掺杂,在住宅如此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经询问,犯罪嫌疑人叶某杰对其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叶某杰已被依法处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同样在8月中旬,广州花都警方在狮岭镇义山村成功捣毁一个生产假冒品牌包窝点,并抓获戚某富、戚某权、黄某镜等20名嫌疑人,查获假冒某品牌手袋1430个及生产机器、五金配件、吊牌等一大批。后经循线深挖,花都警方还捣毁了一个仓储窝点,查获假冒某品牌手袋3770个,涉案总金额达600余万元。
制售假不停,打假永不止!广东警方持续发力,端掉多个造假窝点。
近期,珠海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涉案2000余万元,全都是“品牌”服饰。
今年5月下旬。珠海警方根据案件线索发现了一个以张某某、林某某等人为首的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团伙。并逐步摸清了该团伙的主要成员、组织构架、制假窝点和活动规律。
近日,珠海警方在福建和广东两地抓获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嫌疑人53名。
在福建摧毁假冒生产线1条、仓库储藏窝点1个、销售窝点1个,在广东摧毁生产线1条、销售窝点1个,共缴获300余箱假冒知名品牌棒球帽和服装的成品、半成品。
抓捕现场
目前,案件审查扩线、取证扣押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厅哥提醒市民朋友,切勿贪图小利购买A货、高仿商品,这类物品不仅质量没有保证,而且维权难。
温馨提示
1. 擦亮眼睛,警惕三无产品
在购买过程中,应擦亮眼睛,认清品牌,警惕傍名牌产品,以免不法商家走擦边球,注意其外包装上是否清楚标示了生产厂家厂名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及食品标签等信息。
2. 选择正规途径购买
在正规的商城或品牌店购买商品,切勿轻易相信网上代购,网上低价销售等,以防因小失大。
3. 发现线索,及时举报投诉
如果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或是发现黑加工厂或黑窝点,可随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或“110”报警热线等电话投诉举报。
4. 保存票据,及时取证维权
注意保留交易过程中的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快递单、商品包装等相关资料,最好索要发票或者收款收据作为有效凭证,妥善保存。
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货,让打假成为常态化,为努力打假、积极破案的民警点赞!
来源 | 平安广州、广州日报、南方+、珠海公安、平安揭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