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1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5万名中小学生顺利开学。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暑假容桂有27所公办学校写了一篇“同题作文”:用一道焕然一新的校门,迎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年。
新学期伊始,他们也迎来了“阅卷人”。不仅家长和学生交口称赞,在容桂街道开展的教育建设工作项目专题视察活动中,顺德区副区长蔡伟,还有顺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容桂教育基金会理事代表等也对校园惊艳的变化好评连连。
2个月,3500万元,27道新校门和一批提升工程,一举解决了学校师生和家长“急难愁盼事”,初步实现“目之所及皆为美景”。崭新的校门刷新了学校的门面,也开启了容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这是容桂速度,更是容桂力度。为何说容桂扛起了中心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因为优先发展教育,容桂奔着解决问题而去,也朝着迎接未来而来。
作为中心城区,容桂也是顺德第一人口大镇,过去十年不管人口总量还是十年增加量均位居顺德区第一。
“人”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为了回应民生需求和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容桂教育的担当。
因此,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容桂优先保障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初,容桂提出5年至少投入30亿元推动学校建设。仅仅是今年,容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预算达8.56亿元,同比增长18.05%。
资金是保障,更是提振精气神的“强心剂”。正因为有这样大手笔的投入,容桂才有底气喊出“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风景是校园,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是教师”的发展愿景。
将愿景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容桂的目标很明确,首当其冲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容桂是全国首个千亿大镇,也是首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乡镇,教育发展起步较早,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大的体量,但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上佳市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小学新校门建成后,该校校长刘厚明难掩激动之情,直言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原本校门外面的容丰路非常窄小,完全没有人行道,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已成为困扰学校和广大家长最大的“急难愁盼事”。
那么,改造一道校门为什么会困难重重?其实,最关键的不是资金,而是土地。比如,此前上佳市校园基本被原容山工业区包围,没有现成的空间可用于学校扩建。
上佳市小学门口。蒋晓敏 摄
土地开发强度超过77%,这样的难题在容桂教育发展中比比皆是。因此,相比一张白纸作画,螺蛳壳里做道场,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需要想象力和执行力。
好在,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一马当先的容桂,已经成为善解疑难杂症的好手。发展教育,千头万绪,如何牵住“牛鼻子”至关重要。
容桂的思路是,乘着村改东风,立足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改改出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教育事业上升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大局中高位谋划,对全街道学校布局进行新一轮调整,全面优化教育格局。
7月份,原容山工业区拆除后,容桂果断将村改所释放出的土地空间用于上佳市小学改扩建,决定将校门从容丰路改到容港路,并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迅速完成新校门建设工程,彻底解决原来的交通拥堵和安全等问题。
“整个校园焕然一新,家长来了很开心,学生来了也很开心。非常感谢容桂党委政府的真心投入和高度重视。”顺德区副区长蔡伟在视察上佳市小学后连连点赞。
马冈小学校门,保留着“马岗书院”的牌坊,并进行重新粉刷,庄严古韵,展现着办学79年的深厚底蕴;容边小学校门,中式屋顶,红砖灰瓦,种上花木,增设学校吉祥物,美观雅致;容山小学校门,与教学楼天桥走廊造型形成整体,色彩明亮,充满朝气……27道校门的改造,是学校文化成果的集中亮相,也是构建“目之所及皆为美景”校园建筑美学的容桂探索。
闪转腾挪,一招一式皆见真章。不管是校门美化提升还是校舍重建扩建,容桂都希望能一揽子解决师生和家长的“烦心事”,切实为民办实事。
以细滘小学为例,新学期不仅迎来崭新大气的校门,还有一栋新增1440个学位的新教学楼。最让家长拍手叫好的是,新教学楼课室利用墙边的空间,配置了巧妙节省空间的推拉床,学生再也不用趴着桌子睡觉。
细滘小学新建教学楼配置了推拉床,为学生午休提供场所。学校供图
除了希望孩子在学校学得舒心,家长最牵挂的还有安全问题。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安保水平,容桂今年为31所中小学校全部安装入校人脸识别器,新配置42套校园智能安保设施,更新36套一键式报警器,还通过购买保安服务,增额38名保安,配足配强保安员队伍,为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提供强有力保障。
数据显示,容桂今年已顺利完成高黎小学、细滘小学、文华中学改扩建工程,共增加学位3960个,启动扁滘小学、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项目,筹备启动容里中学寄宿制改造、容里小学九年一贯制改扩建,至少新增学位4650个、宿位7536个。
未来五年,容桂还将统筹推进一批学校新建、重建及改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总数不少于16000个、宿位不少于18120个。
“27所学校的新校门同步启用,同时也打开了容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春云说,希望在全体师生进入校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校园的现代化和美丽校园,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充满新的期待。
文华中学新教学楼。学校供图
在今年8月份的容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启动仪式上,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市教科所所长舒悦有一句“硬核”评价:这是容桂作为镇域在全市乃至全省探索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率先领跑(相关>>“双减”后教育教学如何质效双增?顺德容桂启动研究中心率先作答)。
这其实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容桂作为镇域,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民意也是竞争力。第二个则是,实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任重而道远,容桂可以成为先行者,也能成为示范者。
数据可以直观显示容桂优先发展教育的成效。近年来容桂办学增值评价表现突出,排名全区十镇街首位。半年来,全街道中小学校获得区级以上综合荣誉超过100项,教师获区级以上奖项超过1000人次,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超过2000人次,其中有多项教育教学、科创、体育、艺术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奖。而且,刚刚结束的中考,省实顺德学校、容桂外国语学校等多所初中表现非常突出,“壮腰工程”成效显著,初步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生态。
如果说知识和人才都有赖于教育,教育因而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决胜因子和先行者,那么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就是教师现代化,强教必先强师。
所以,要问容桂做对了什么?其实还是抓住了“人”这个核心要素。建设教师“铁军”队伍,容桂除了每年安排1000万元,旗帜鲜明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还率先成立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每年配套1000万元专项经费,探索融合教育科研、培训、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成立镇街一级教研中心,也足以证明容桂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因为通过专业人办专业事,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为“双减”提供了保障,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归根结底也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指向教育的未来。
除了教师,容桂教育还有一股独特的社会力量作为强有力后援,那就是不遗余力支持教育事业的本土企业家。
9月1日开学日,万和集团创始人卢础其,德美化工董事长黄冠雄,还有刚刚连任顺德区工商联主席的叶远璋,以及容桂总商会副会长黄淼、容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罗兆波等企业家,纷纷出现在不同的学校,或捐资助学,或视察学校进度,对容桂教育的拳拳之心不言而喻(相关>>容山中学获校友百万捐赠,量子计算机科普室首入顺德校园)。
今年年初,容桂启动教育基金募捐活动,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募集资金超过1.3亿元。而这次,黄冠雄又为母校容山中学捐赠了价值百万元的量子计算机科普室。
“在容山中学求学,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也知道了将来无数的可能性。因此,想借这个科普室,带给母校学生们一个念头,一束光,让大家早一点参与,多一分收获。”黄冠雄说。
是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总能创造无限的可能。容桂希望,大力发展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仰望苍穹,还是俯瞰大地,都能拥有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撰文】蒋晓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