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政府统计处发布香港第二季度《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根据该报告,香港25-44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中,女性已经比男性多出155200人。
统计数字显示青壮年职场女性远多于男性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上个月,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2021年版》显示,香港的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2020年香港每10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仅有840名,而2016年每1000名女性相对有852位男性。
性别比的严重失衡也对香港的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目前青壮年劳动力中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香港已成既定事实。
根据统计处的数据,21世纪初开始青壮年劳动力中男性便少于女性,这个差距不断扩大,至今已经十分明显。记者根据香港统计处长期统计数据绘制劳动力变化情况,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代表男性的蓝色线条在近些年来明显低于代表女性的红色线条。综合统计下来,截至2021年7月,香港25-44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中,女性已经比男性多出155200人。
人口性别问题并非出生性别原因导致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同时,从统计处公布的婴儿出生数据中,历年来男性婴儿都明显多于女性,说明人口性别比问题并不是出生性别原因导致。统计处给出的解释包括人口迁移、外来女性输入等。但不论何种原因,现实就是香港男性青壮年人口日益减少,导致女性成为劳动主力。这也可能是香港女性初婚年龄日益推迟乃至超过30岁的一个原因。
《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2021年版》指出,香港女性初婚年龄愈来愈迟,2009年女性初婚年龄中位数为28.5岁,2019则已推迟至29.9岁,逼近30大关,2020年推迟至30.4岁。
【记者】王勇幸 见习记者 李心迪
【制图】李心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