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一周 | 在UIC的大学生活,这样开启!

北师港浸大UIC
+ 订阅

与MCP小组成员一起开启大学生活

为了让萌新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了解北师港浸大(UIC)的方方面面,从学生服务开放日,熟悉各教学部门、中心,到导师关顾计划(MCP)活动,新生英语强化课程(EEP)等,UIC的迎新安排可谓满满当当。

大学的样子 是否和当初想象的一样? 一起来听听萌新们的心声。

李佳欣(左)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

李佳欣(呼和浩特)

“神仙室友,让第一次尝试宿舍生活的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过去我从来没有住过宿舍。UIC的宿舍环境很好,更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室友,其中有一位特别勤劳能干。她不仅积极为宿舍的装饰出谋划策,为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添置了一些鞋柜、蚊帐等,让宿舍瞬间变得温馨舒适;在我们忙于课程的时候,还会主动承担宿舍内部的清洁工作。虽然离家有点远,但室友的存在让我感受到家人才能带来的安心。

共同努力让宿舍变得整洁且温馨

芦冠中(鞍山)

“漫步完UIC校园,我给自己立下了flag。”

来到UIC的这些天里,我做过最多的事情可能就是漫步校园了。在我眼里,UIC的校园风景特别具有艺术观赏性,校园内的建筑错落有致,湖林相映,现代建筑群落与古典韵味相辅相成。景色优美还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发现不少地方的取名特别具有传统文化韵味,比如大同邨、会贤邨等,都会让人联想到中华传统美德及先贤厚德之风,无形中我也感受到学校寄予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或许未来我也能在这里,追求更美好的自己!

V29宿舍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命名

喻芷颖(珠海)

“EEP为我日后的英文学习添加了信心!”

在新生英语强化课程上,我第一次真正沉浸式体验英文授课,这需要我们更专注地紧跟老师的表达节奏,适应课堂的氛围,更要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否则很容易“下线”。所幸的是,老师会带着我们做各式各样的小组活动,引导我们将英文交流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我完成了从不敢开口到勇敢开口,再到善于开口的转变,这为我日后的英文学习增添了信心。

为帮助新生更好适应英文授课,UIC开设了新生英语强化课程

代龙(哈尔滨)

“通过专业见面会上老师们的分享,我看到了自己向往的大学生活。”

在UIC的第一周,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外,我还参加了关于学习方面的讲座。我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John Corbett教授、钱宏博士在专业见面会时分别给我们讲述了专业方向的不同点,也分享了一些专业课程及其未来发展,由此我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清晰了,也初步明确了自己未来要选择的方向。在老师们的分享中,我看到了自己向往的大学生活与职业规划,期望在UIC、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新生参与各学部、教学中心见面会,了解专业和学习方向

邓佳颖(长沙)

“MCP小组助我迅速顺利地过渡到大学生活。”

恰巧我的MCP小组里好些是来自广东的同学,而我来自湖南,一开始还产生过些许担心,怕融入不进去。但真正相处下来发现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都非常热情。“组妈”很贴心,会在每一个小细节给我们关怀;“组爸”很会活跃气氛,带着我们“破冰”。他们还会给我们一些关于课程选择方面的建议。

卢瑞熙(清远)

“MCP小组带我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的大学初体验尤其欢乐!”

曾诗涵(茂名)

“本有些‘社恐’的我被MCP小组的热情打动了,刚入校的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张鑫洋(重庆)

“MCP小组的活动让我离家求学的‘孤独感’逐渐消散,也为我带来在UIC的第一份归属感。”

与MCP小组成员一起开启大学生活

石思琦(深圳)

“从苑舍活动开始,将快乐辐射整个大学生活!”

在UIC生活区里,你会路过东坡楼、莎翁楼、雨果楼、容闳楼等——我发现每栋宿舍楼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在师长的介绍下,我才开始了解了UIC独有的“苑舍文化”。针对新生,每个苑舍都有自己特别的迎新活动,大大小小的活动我听说了不少,入学第一周我主要参加了有趣的桌游还有迎新茶话会,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我在期待其他苑舍活动的同时,也期待快乐的大学生活。

苑舍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种类的文化活动

谢菲(广州)

“真幸运,我的兴趣能在UIC延续。”

在上大学以前我就对滑板十分感兴趣,但多是一个人摸索。于是我迫不及待参加了UIC滑轮社前段时间的招新活动,学长学姐都十分热情,几天的活动下来,他们传授了不少经验和实用的方法,我感觉“练招”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还成功在滑板这项运动中找到合适的练习方向,更在这个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可以说是非常期待正式加入的日子了。当然,最期待的还有“刷街”活动,和大家用滑行的方式畅游UIC美丽的校园。

社员在进行日常练习

萌新们记录了对UIC的第一印象,看来已经准备好全身心开启大学生活。

这些日子,在UIC你还收获了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采访 | 邓博闻 彭子归

图片 | 彭子归 王嘉祺 廖秋娴

陈文妍 林子曦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罗诗冰

欢迎投稿至mpro@uic.edu.cn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