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学啦!
开学注意事项
开学在即,疫情防控怎么做?返校安全如何保障?怎么守护每个孩子身心健康?
家长们可以参照下图,做好个人和孩子的防护,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开心心开启新学期。
开学注意事项
除了做好自己和孩子的个人防护,家长、教师还要引导孩子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家长及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孩子避开“开学焦虑”,打败假期综合症。
开学后,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我们为您送上一条锦囊妙计:
01 谨防“开学综合症”
需要家长、老师需时刻留意孩子的状态,特备是异常情绪和行为表现,细心辅助孩子做好入学适应。
02 家长需注重自我成长
学习心理知识,提升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才能更好帮助不断成长的孩子。
03 做好新学期学习规划
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有意识地建立学习目标,让孩子行动起来,避免想太多。
04 注重人际关系发展
鼓励学生恢复与老师、同学的日常互动和联系,建立良好的社交氛围。
05 建设心理适应
对学生多进行正向引导、积极暗示,帮助他们调整角色的转变,回归校园生活,开始不一样的新生活。
06 调整身体状态
学习心理知识,提升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才能更好帮助不断成长的孩子。
07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意识,善于寻求帮助,积极面对开学不适应等问题。
08 家校联合教育
家长、老师、学生要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充分沟通、及时反馈。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教师在关注教学与知识传递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心态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01 循序渐进安排教学
经过了暑假期间的放松,开学后学生对校园生活需要再适应。老师的教学安排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满灌式”,不搞开学摸底考试,帮助学生度过在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期才是关键。
02 关注学生心态变化
老师要保持足够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多加鼓励和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变化,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及时了解学生返校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予以及时的帮助。积极营造班级氛围,增强集体学习生活的吸引力和归属感。
03 加强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
心理教师要加强开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与设计,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加强危机预防。可开展“一对一”心理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持续关注,做好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预案。
开学季
收拾好行囊
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END
注:文章部分内容选自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