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韶关3地凭实力上榜“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又有新名片咯~

韶关旅游
+ 订阅

近日,2021-2023年度

“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公布

韶关两县一镇上榜!

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滑动下图查看名单详情)

入选项目有

珠玑镇民俗文化之乡

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瑶族刺绣之乡

一起来看看他们究竟有哪些魅力!

珠玑镇民俗文化之乡

南雄市珠玑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传承群体众多,拥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俗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共有民间艺术队伍46支约2300人,形成了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表演南迁人传说、龙船歌、双龙舞双狮、青草狮、九十九节龙、舞春牛等民间艺术文化的传统。

珠玑巷民间艺人扎制龙船歌道具茅船

中央4台拍摄《千年珠玑》

李子亮

全镇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5处,其中,南粤古驿道穿境而过,珠玑古巷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

近年来,珠玑镇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国家级非遗南迁人传说民间文学为牵引,打造了姓氏文化旅游节、驿道梅花节等品牌文旅活动,年均旅游人次达200万。

传统服饰文化节

现如今,巷内仍保留着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走进珠玑巷,当年的古镇风貌依稀可辨。

翁源县——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翁源县是著名的诗画之乡,这里的诗书画院和人文、历史展馆众多,千百年来,翁源孕育出不少名人志士。

有“岭南五才子”之称且32首诗载入《全唐诗》的晚唐诗人邵谒,

有20世纪四十位杰出旅美华人之一、中华世纪英才、美国油画大师涂志伟,

有当代诗人、书画家刘国玉先生等等。

可见,翁源县山川秀美,人文集萃。

书堂石

翁江河段的书堂石遗址,因为晚唐著名诗人邵谒在此勤学苦读而出名。

邵谒雕像

传说,当年在邵谒书院读书的人都能考取功名,有一年,六名学子在书堂读书,上京赴考时,七人中举,原来连在书堂做饭的厨子也一起考上。此说一直流传至令。

书堂石

据史料记载,邵谒有33首诗作收入了《全唐诗》。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翁山诗书画院

翁山诗书画院系著名诗书画家刘国玉先生自筹资金建立的一所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情怀的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

翁山诗书画院具有创作、典藏、展示、研究、培训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专业功能。是文学、绘画、书法的创作中心,艺术品收藏、保护的场馆,呈现区域文化、历史与现状的窗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涂志伟美术馆

涂志伟美术馆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滃江之滨,美术馆总建筑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一至三层楼共有19个展厅,其中包括16个涂志伟作品长期陈列厅。

美术馆建筑设计独特,自然与艺术相融合、美术和音乐元素相结合,于2013年10月落成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至今共接待国内外观众逾150多万人次。

2020年,涂志伟美术馆被评为广东省民营一级美术馆,已经成为韶关乃至粤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美术馆馆藏着2000多幅涂志伟的作品,长期展出作品700多幅,有涂志伟先生青少年时期到现在各时期的代表作品。

作品展示涂志伟先生成长、演变和成熟的全历程,呈现其艺术特性、风格和成就。

想要感受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艺术气息

一定要来翁源县看看

还有许多充满艺术气息的展馆

等着你去挖掘!

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刺绣之乡

瑶族刺绣历史源远流长,秦汉时期瑶族便已知用木皮制作服饰。早在汉代,史料对瑶族刺绣已有记载。

▲瑶族服饰-钟华摄

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流离迁徙的历史,使得这支古老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通过特殊的图腾,来记录生活情况和心中信仰的神明。而笔和纸,便是手中线与身上衣。

作为瑶族文化里的瑰宝,2011年5月,由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申报的瑶族刺绣,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近年来,乳源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与广东省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及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相结合,着力推动瑶族刺绣、瑶族民歌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想要了解瑶族刺绣的

历史与传承

那就来乳源瑶族自治县

在瑶绣的图案里探寻吧~

看完是不是直呼“哇塞”

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起来为韶关这两县一镇

点个吧~

整理、编辑:maxine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