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增城始终毫不放松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今年以来,广州增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救灾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水质达标,系统实施城乡污水收集管网、万里碧道、防洪排涝、城乡供水改造等工程建设。1-7月份,国考大墩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
实干担当补短板
夯实生态城区水务设施基础
为补齐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设施短板,2021年,增城继续加大投入,同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防洪排涝补短板等水利工程建设,从硬件上进一步夯实建设生态城区的水务设施基础。
一张“工作进度表”直观地体现了区委区政府治水的坚定决心和明显成效
此外,按“污涝同治”的工作思路,全区解决了52个内涝黑点治理工作;上邵涌、山羌涌、米场涌、翔涌、大滨海涌共5条暗渠完成揭盖复涌,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
防洪排涝“安全工程”也迅速提上议事日程。全区84宗防洪排涝补短板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已完工74宗,正在开工10宗,逐步构建起“上蓄,中疏,下防”防洪体系;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和永和河调蓄区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将有效解决凤凰城及新塘温涌流域洪涝问题;正果拦河坝重建和大封门水库扩容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全区防洪灌溉的能力;雁塔泵站重建工程建设的启动,将彻底解决万达广场多年水浸问题。
以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今年以来,增城区还实施20宗农村饮用水供水提质改造工程,大力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
普惠民生树形象
增江碧道纳入省级万里碧道示范点
推动水环境由治理向提质迈进,今年以来,增城继续加大投入,高标准推进万里碧道建设。
从历史人文特色与生态环境本底特征出发,保护与开发并重,全区着力打造涵盖东江大河风光碧道、增江活力山水画廊、西福河生态文化碧道的“一横两纵多节点”增城碧道格局,建成碧道总长58公里。
增江碧道纳入省级万里碧道示范点。立体碧道属全省首创,漫步其间,可以尽赏“湖塔双映,魅力画廊”的美景,饱览“落霞满天,千鸟归巢”的奇观。
荔湖碧道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整合周边山、水、园、林等元素,打造独特的“城—山—水”景观风貌,与增江碧道形成荔湖新城城镇型碧道网络。
小楼邓山村十里碧道以邓山河、王厅涌、老屋涌三条河涌整治为契机,打造“碧道+美丽乡村”特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兴旺。
增城开发区雅瑶河碧道围绕富士康、广本汽车等重点产业地块,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改善重点项目周边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石马龙水库环湖碧道为乡村文旅“添彩”,成为市民游客休闲骑行的好去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