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人 家乡有支莞草谣,今天唱给你听!

东莞沙田
+ 订阅

《莞草谣》

绿草清,绿水长,绿绿的莞草咸水里长。

为何莞草爱咸水?为何莞草绿又壮?

那是父亲流下的汗,辛苦的汗水有营养。

莞草青,莞草黄,精美的草编美名扬。

为何梦里常微笑?为何满屋里泛清香?

那是母亲灵巧的手,编织了幸福的好时光。

莞草美,莞草香,茫茫的草甸翻碧浪。

从来草蔸能再发,如今只能心神往。

水乡建成了现代港,青青的莞草不能忘。

——作者:刘景良

《莞草谣》的歌词描绘出了莞草栩栩如生的姿态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这首童谣的曲调悠扬,朗朗上口,唱出了莞草的悠久历史感和莞草那种坚韧不拔的内在之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体现着城市的内涵和魅力,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沙田镇党委书记贾贵斌指出,沙田将继续挖掘、提炼和阐发疍家、龙舟、莞草等特色传统文化精神,讲好沙田故事,打造更多精品力作,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推动龙舟文化、莞草文化、疍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引导,推进沙田本土艺术创作,打造国家和省市级文化品牌。大力弘扬和传承沙田龙舟文化,完善莞草种植基地,建设莞草科普中心。”贾贵斌在中国共产党沙田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全面打响沙田龙舟文化、疍家文化、莞草文化品牌发展的号召。

莞草美名扬  文化人人传

近年来,沙田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本土文化焕发无穷活力 文化品牌形象力越来越深远。在莞草文化方面,沙田大力保护和传承莞草文化,开辟莞草种植试验基地,探索莞草种植和莞草编织手工艺传承工作,再次复原莞草破草、晾晒、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合作研发莞草艺术品和作品,建立莞草非遗工作站点,注册“莞编坊”商标,在新建成的沙田文化艺术中心设立了莞草文创展,沙田莞草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沙田“莞编坊”推出的莞草文创产品,如莞草沙发、纸巾盒、莞草画等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热捧。

今年7月,“沙田印象”莞草文化季活动启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反响热烈。期间,共有线上线下三大板块十多项活动让莞草“活化石”再焕新活力。莞草以及其衍生的文化,越来越被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市民群众所熟知,并对莞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莞草谣》童谣歌词简洁,曲调旋律悠扬,传唱起来朗朗上口,这对莞草文化传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说起创作该首童谣初衷时,作者表示,其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曾经在立沙岛河道里见到了莞草,学校的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莞草编织活动,当了解到莞草的历史之后,便对这种小草产生了难以名状的亲切感。从莞草中进行想象,千百年来伴随人们种莞草、收莞草、用莞草的过程,是何等辛劳,其中又有多少喜悦的情怀。莞草的繁荣正是沙田疍家人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于是,作者就写了一首莞草谣,希望让孩子们传唱,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莞草的兴趣,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

据了解,2019年沙田建设莞草种植试验基地种植莞草优良品种珍草,并再次复原莞草破草、晾晒、编织等传统手工艺,还通过莞草非遗工作站点、莞草“妇创坊”、“莞草云课堂”、学校第二课堂兴趣班等积极传承和弘扬莞草文化。目前,沙田镇莞草种植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遗,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正如那一棵棵挺拔的莞草,

凝聚着几代人的生活智慧,

浓缩了几代人的生活感悟与记忆,

这不单单是一棵草那么简单,

那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那是“草”,也是“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