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小白”入职便可当医美销售助理,记者暗访“美丽陷阱”

南方调查
+ 订阅

“美丽就是那么简单!”“美丽”二字,似乎并不如广告词、朋友圈里鼓吹的那样唾手可得,与之伴随的,却是屡屡发生的医美乱象。8月27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

脂肪填充、瘦脸针、小腿肌肉阻断术……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的医美项目五花八门,接二连三的医美事故或行业套路,让不少当事人不仅没能变美,反而付出了容颜、健康和金钱的代价。他们或是医美项目的消费者,遭遇医美事故、“黑医生”就诊后维权艰难;或是不正规的“医美咨询师”求职者,卷入“黑培训”套路。

隆鼻手术失败难退费,医美纠纷维权路漫漫

“鼻子像有一团火在烧。”今年1月20日,于欢欢花了近3万元在广州美莱美容医院(以下简称“广州美莱”)做全脸填充和假体+耳软骨综合隆鼻术。然而,5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她的鼻子却开始肿胀,感觉呼吸不畅,但期间广州美莱的医生数次告诉她:这是术后正常现象!

1月28日,于欢欢再次前往广州美莱进行术后拆线,“刚拆完线,发现自己的鼻子很肿,且有积液。”医院仅给她打了两次消炎针。

于欢欢(化名)做全脸填充和假体+耳软骨综合隆鼻术  受访者供图  

于欢欢(化名)做全脸填充和假体+耳软骨综合隆鼻术  受访者供图  

“经不起折腾了!”仅仅过了2天,于欢欢再一次在广州美莱进行手术,这次是将鼻子中的假体取出,她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次的整形手术失败了,她只想恢复原样。

然而,取出假体的2个月后,她的鼻子仍然红肿。2021年3月,于欢欢再次前往广州美莱复查。同时,她向广州美莱提出退款诉求,希望能退回前期手术费14000元。“鼻头比术前还塌,鼻孔也更大了。”

如今,于欢欢表示,时隔数月,她仍在和广州美莱就退款事宜进行协商。8月25日,记者就此事询问广州美莱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只表示有关医疗事故赔偿、协商等事宜,需消费者自行前来咨询。

和于欢欢一样,希望通过医美来实现自身“变美权利”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然而,医美事故一旦发生,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难的困境。对此,广东旭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伟杰表示,消费者在医美纠纷中,可以先向医调委寻求帮助,一般向医调委提出鉴定申请,再由医调委委托鉴定机构鉴定,最后大家根据鉴定报告在医调委得主持下调解。

不过,陈伟杰还表示,就医疗美容纠纷而言,部分情形系美容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精神、肉体损害,使用司法鉴定手段尚能予以量化、认定;而部分情形则是基于手术实施后未达到理想效果,该类效果评价更多系基于主观评价,审美评价,而司法鉴定属技术类鉴定,难以有效或准确地对患者美学角度损失进行估算,进而导致人民法院在审理该类纠纷中对患者的定损诉求存在认定困境。

微整形成“危”整形,“飞刀医生”野蛮生长

尽管医美项目本就存在风险,但发生医疗事故的机构往往涉及无资质的“黑医生”。去年5月,在美团及新氧医美平台上,在广州的梁丽看到广州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的广告,“广告称这是一家正规医疗美容门诊。”

她便开始到该机构进行面部肉毒素注射瘦脸、瘦肩、除皱等项目,梁丽表示,期间一直是名叫王莹的医生进行咨询和操作。“美容门诊的护士们都称她‘王医生’,我一开始也很放心。”

今年3月,在打完肉毒素后,梁丽的面部出现浮肿、面部不对称等症状,且她经常头痛失眠。然而,王莹和其美容门诊仍以“再观察”为由推脱责任。

“我觉得越来越不对劲,也开始怀疑她无行医资质。”4月21日,梁丽向番禺区卫生监督所投诉。很快,番禺卫生监督所的回复证明了梁丽的担忧——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从业人员王莹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没有行医资格 。

8月中旬,记者来到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一名自称为“王莹”的工作人员正在该美容门诊部中,当记者询问其是否进行手术或者独立的医疗美容注射时,王莹表示自己只做术前医美咨询和设计,为客户推荐适合的医美项目,“我不做手术,我是学医的,但我不一定要做手术。”

然而,记者获得的该门诊部先前的宣传图片和视频发现,视频中,王莹身着手术服,手拿注射器,为客户进行医疗美容注射。此外,天眼查APP显示,广州市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法定代表人及经理为杨旺兵,执行董事为王莹。

事实上,于欢欢、梁丽的遭遇,只是医美医疗事故的冰山一角。早在2018年,中国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首次定义并指出了中国医美行业的“四黑”现象,包括“黑医生”“黑培训”“黑场所”以及“黑药品器械”。

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乱象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合法医美机构的行业占比仅为14%,合法又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2019年中国医美实际从业医师数量38343名,合规医师仅占行业28%。其中,违规医美机构当中,存在非合规医师“飞刀医生”的现象,非法从业者至少10万人。

低门槛医美咨询师成“医美销售师”,入行先贷款“整形”

王莹口中的“术前医美咨询”往往是医美消费链的首要环节,医疗美容咨询师便是整个医美项目中的重要一员,也是多次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角色。

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从业人员王莹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受访者供图  

王莹医疗美容门诊部从业人员王莹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受访者供图  

然而,记者在多个网络招聘平台中发现,不少医美机构在招聘“医美咨询师”时,并无要求求职者具备医学或护理学的专业背景,反而强调求职者的销售能力、联络维系客户资源的能力,在招聘要求中甚至直接表明“做过微商、直销、市场等相关行业者优先”。

为此,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咨询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当记者问及没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是否可应聘医美咨询师时,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回应称,可以先从销售助理做起,达到销售业绩考核指标后,便可升为医美咨询师。

去年6月,作为医美“小白”的杨晶晶,便成功入职成都柏悦医疗美容。“我大学学酒店管理,没任何医学相关背景和工作经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该机构陆续进行眼综合、鼻综合、脂肪填充、针剂等多个项目的入职培训,还开展销售业务的培训。

“以口头讲解为主,仅一周就讲完了。”杨晶晶坦言培训之后,自觉还是个医美“小白”,“培训很仓促,也不是很正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021 年修订》,其中对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这两类人员进行了职业资格认定,但并不包含与医美咨询有关的职业资格内容。这意味着,医美咨询师并不在国家设置的岗位名单之内,便也不存在全国统一的医美咨询师资格考试。

另外,杨晶晶称,自她入职培训起,机构员工还不断鼓励她做多个医美项目,并多次让医美咨询师对其进行面诊,建议其做全套9万元的眼鼻综合项目,“没钱整容做医美?我们这里可以零首付分期付款!”

杨晶晶犹豫了,抱着试试的心态,她把自己的身份证交给该机构——因机构以分期付款前,需查明个人征信为由。该医美机构便先后给杨晶晶办了三笔分期,共借贷9.5万元。

“当我看到这三笔分期和三个完全陌生的借贷平台时,我陷入疯狂的后怕。”此时,杨晶晶意识到这并非正规的医疗机构,便在翌日决定取消分期和整容手术,从该医美机构离职。

一位从事医美咨询师和医美销售助理招聘的业内人士直言,“相较于医美销售助理,应聘医美咨询师还对求职者有更高的外貌要求。”该名业内人士表示,销售技巧、医美专业知识、个人形象这三个方面往往是成为医美咨询师的“门槛”,“部分医美机构还会鼓励销售助理或咨询师自己去整容、做医美。”

(文中于欢欢、梁丽、杨晶晶为化名)

【见习记者】杨琼

【记者】朱红鲜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曹柏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