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获奖了,他不能看到我的奖状,也不能参加妹妹的毕业旅游,更不能来我的八岁生日会,我感到很难过。”这是肇庆新区挂职雄安新区干部付梅明的孩子,在作文中写的一句话。
在与付梅明谈起到雄安新区挂职工作的经历时,“家庭”是他除工作以外最为惦记的的事情。“孩子在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我这一走就是两年,心里是很愧疚的。”
一边是组织的谆谆嘱托,一边是自己深深牵挂的家庭,作为一名党员,付梅明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奔赴了雄安新区。这其中原因,有付梅明家庭的大力支持,也有他对投身祖国建设、提升自我能力水平的渴望。
01 良好家风 成就事业
“你想去的话,就去吧。家里有我照顾着,你放心。”付梅明回忆起在决定是否前往雄安新区时妻子说的话,他表示,自己可以安心挂职雄安新区工作,他的妻子承担了很多,既要照顾两个年纪尚小的孩子,也要照顾年迈的老人。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和家人对我的付出。”付梅明是2020年1月15日挂职雄安新区的,期间被安排在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发改组工作,而后又担任该局新成立的水利防洪组组长,组织开展雄安新区水利防洪、城市排涝、景观绿化、植树造林类项目的建设谋划、前期研究等工作。
挂职雄安新区的工作非常繁忙,付梅明常常忙活到大晚上才下班,而此时远在肇庆的孩子们早已睡觉了,难得有一次和孩子通上电话,孩子却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付梅明说:“孩子们经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爸爸在雄安新区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回家?’”
为了解答孩子心中的疑问,也为了多陪陪孩子,去年,付梅明在孩子暑假的时候带着他们来到雄安新区,让孩子们亲眼看一看自己的父亲在参与建设一个怎样的地方。当看到建设如火如荼的雄安新区时,孩子们也理解了付梅明的工作,更为有这样一位建设“未来家园”的父亲而骄傲。
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付梅明工作的干劲更加充足了。2020年,付梅明在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和组织项目审批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还参与组织谋划雄安新区2021年重大项目,以及参与制订《雄安新区政府投资管理办法》、《雄安新区政府性投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若干措施》、《雄安新区代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经过快两年的工作和学习,付梅明在政治思想上、工作能力上都有了较大进步,能坚定执行党中央和雄安新区各项制度和规定,工作推进扎实有力,得到了雄安新区领导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02 对标先进 查找差距
“来雄安新区挂职,我最大的感受是:‘通过对标对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自己’。”付梅明表示,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汇聚了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各个行业、专业的顶尖专家,他们每一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工作,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向先进学习的机会。在雄安新区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也潜移默化地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雄安新区期间,付梅明认真学习了雄安新区的“1+4+26”规划体系、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一会三函”制等先进经验,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工作模式,他常常是虚心讨教,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以保证自己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
从初来乍到,到迅速胜任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担任重要岗位,付梅明既增强了自信,也证明肇庆新区的干部不会比其他地方的干部差。
作为一名来自肇庆新区的干部,付梅明认为雄安新区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新区人去学习,其中就包括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干事的积极性、多走出去对标学习等。付梅明表示,只有扎实专业的知识功底,才能实现新区宏伟的蓝图;只有每一位干部都尽心尽力为新区付出,齐心朝一个方向努力,才能使新区高速发展;只有不断对标学习,吸纳百家之长,才能规避风险、少走弯路,从而推动新区不断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行。
“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个学习的好机会,锻炼的好机会。”在采访的最后,付梅明表示,他将全力以赴在岗位上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并将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肇庆新区,为加快肇庆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与众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雄安新区建设者一样,付梅明不辞劳苦从肇庆来到雄安,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付出,挥洒汗水
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胆忠诚,满腔热诚,以及投入伟大时代事业的思想境界。
记者 | 何尧镔
编辑 | 何尧镔
审核 | 黎永锋、徐于茜、杨芳
肇庆新区发布编辑部
投稿邮箱 | zhaoqingxinqufabu@163.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