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拉姆单·拉马姆拉在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国与摩洛哥断绝外交关系,并宣读了总统的声明,同时,他指控摩洛哥一方进行了一系列敌对行为。此前一周,阿尔及利亚总统在该国安全理事会的一次会议上称:“摩洛哥持续不断的敌对行动,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关系需要修改。”
8月24日,阿尔及利亚外长拉马姆拉在阿尔及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
摩洛哥25日回应称,对阿尔及利亚断交的决定“感到遗憾”,但认为阿尔及利亚此举在意料之中,并表示拒绝“其背后的谬误甚至荒谬的借口”。
◎森林大火或是导火索
外媒称,这是北非国家数十年间关系紧绷的一个高峰。导致这次断交的导火索应当追溯到一个多月前,一名驻联合国的摩洛哥外交官呼吁应当让卡比利亚人拥有自决权后,阿尔及利亚召回了其驻拉巴特大使。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拉马姆拉在近期的发言中表示,摩洛哥方没有抓住时机回应阿方的澄清要求,使阿尔及利亚不得不做出断交的决定。
8月13日,在阿尔及利亚图贾附近,一辆汽车行驶在烧焦的树木附近。新华社发
不久前,阿尔及利亚森林大火形势严峻,遇难人数超过90人。阿方在8月上旬表示,这场大火应当归咎于他们认定的“恐怖组织”,并且称这两个组织背后有摩洛哥和以色列的影子。其中一个组织名为卡比利自决运动,在今年被阿尔及利亚列为恐怖组织。在阿尔及利亚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有被阿方逮捕的纵火嫌疑人供述自己是卡比利自决运动的成员。
此前,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似乎有意与阿尔及利亚修复关系,在7月的一次演讲中曾经呼吁开放边界,此后拉巴特方面还曾提出要派人帮助扑灭大火,但阿尔及利亚没有对此公开回应。
◎双方持续紧张的关系
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一直关系紧张,两国的争端主要聚焦于西撒哈拉问题。虽然西撒哈拉的人口不足 100万,但它拥有丰富的磷酸盐资源、发达的渔业和通往西非其他地区的重要公路。
阿尔及尔支持谋求西撒哈拉独立的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该组织希望在西撒哈拉建立国家,而摩洛哥则认为这片区域虽然可以自治但应当被视作摩洛哥领土。这片区域在1975年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975年后,该地区大约八成面积由摩洛哥进行控制,两成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该组织将西撒哈拉称为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摩洛哥与波利萨里奥阵线曾经进行长达16年的战争,并在1991年签署停火协议,西撒哈拉被联合国指定为“非自治领土”,非洲联盟、海牙国际法庭和欧盟也持这一立场。联合国支持推动自决公投,但因为双方对选举名单意见无法统一等原因,一直被推迟。去年11月,双方爆发冲突,波利萨里奥阵线在11月14日宣布不再遵守停火协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今年7月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称,有必要让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进行政治对话,但问题在于难以找到合适的“中间人”。自2019年以来,联合国西撒哈拉问题特使的职位一直空缺,此前有13人被提名,但均没有得到波利萨里奥阵线和摩洛哥的一致认可。
◎美国从中搅局?
值得注意的是,阿尔及利亚不承认以色列。 然而摩洛哥去年表示,它同意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去年12月,美国的斡旋下,摩洛哥和以色列签署了“亚伯拉罕协议”,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在这一时期,还有另外三个国家同意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分别是巴林、阿联酋以及苏丹。这一决定对阿拉伯国家产生震动,巴勒斯坦对“亚伯拉罕协议”表示抗议,认为这些国家在以色列归还“侵占的领土”前就承认其地位是对地区和平的破坏。这一决定在摩洛哥国内同样掀起波澜,当地出现了多次抗议活动。
此外,“亚伯拉罕协议”中有一部分内容令人关注,美国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这无疑与阿尔及利亚的立场相左。在这份协议签署不久,美国就通过了一份摩洛哥的新“官方”地图,其中包括西撒哈拉地区。这一决策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形成,拜登政府表示会对此进行审核,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推特上对摩洛哥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表达了祝贺。不难看出,美国旨在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协助其盟友以色列改善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环境、扩大影响力。
在去年与北非国家关系正常化后,以色列外交部长拉皮德在今年8月中旬对摩洛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并正式开设了其在摩洛哥的外交办事处。拉皮德表示他和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达已经一致同意进一步提升两国外交关系,布里达将在今年10月至11月,视乎新冠疫情的情况而定,在以色列设立摩洛哥大使馆。拉皮德称,布里达将会搭乘首趟摩洛哥航空直飞以色列的航班前往。
据阿尔及利亚官方通讯社APS报道,阿国外长拉马姆拉在声明断交的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中说:“摩洛哥已变成外国势力对阿尔及利亚散发敌意的平台。”
【记者】彭正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