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禹飚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但“能说会说”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何说别人才听得进去,这是需要从小学习的。 家长们,禹校长来给课堂,上课啦!
【点石成金】
1. 正视自己,建立信任关系
2014年12月7日,《中国教育报》上一篇《大数据颠覆10个家庭教育常识》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文章归结出目前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这一组数据表明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成才”,却不太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性格养成,使得孩子在成人的道路上走得很辛苦。这不得不引起家长的反思。
面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父母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得到锻炼和展示,而不能不管不顾,任其发展。有很多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不善于与人合作,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不关注人际交往、不擅长表达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视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逃避。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回家后,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讲给父母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在亲戚朋友聚会时,让孩子们轮流发言,说几句话,或者是给长辈敬酒,说出自己的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祝福。
对于那些爱说但缺乏条理的孩子,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如让孩子在五分钟内把一件事情讲清楚:理清思路,分清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要想清楚再说。
2. 保持正确的体态语言
一些名人在演讲时,不仅形象好,还有身体语言,为自己的演讲增色不少。要想成为好的交谈者,还需要保持好的体态语言。例如,身体前倾,表示对对方感兴趣,给人留下洗耳恭听的印象;不要把手臂交叉放在胸前,也不要把双脚交叉起来,要正面面对对方,表示出对对方接纳的态度;保持目光的接触,尽可能地看着对方,让对方感觉到,我很想听你说的话;做出适当的面部表情或动作,如微笑、扬眉、高兴或者点头,说明你在注意对方的讲话。还可适时通过声音表示你对对方将的内容感兴趣。
这些小的细节,只要教导孩子平时多加注意,那么他一定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交谈者。
3. 倾听的技巧
如果你去面试,克服紧张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对方讲的更详细,或者补充说明一些情况,也可为自己赢得了思考的时间。对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时,一定要经得对方的允许,可表述为 “是否允许我提一个问题”或者“能否打断一下,您再说一遍可以吗,我没有听清楚”。对方在讲话时,不断的变换答语,如“对”“是”等。虽然你是在倾听,但给人的感觉是你正在与对方进行互动,让人觉得你是主动的、积极的,才更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4. 善于观察他人的感受
当别人在讲话时,除了了解对方传递的各种信息外,还要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理解,这是在支持对方继续说下去,并想和对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5. 学会欣赏、表达赞美
认真倾听对方的话,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话,要让对方把话讲完;当觉得对方的话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时,不要马上转换话题。对方没有讲完话,不要急着进行评论和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当对方将自己的观点讲完后,你要给予认可,并适当地进行赞美,表示自己很感谢能分享他的观点,从他的讲述中学到不少知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家长支招】
1. 当孩子表现的不完美时,不要当面指责,而是事后用婉转的话告诉孩子。例如,可这样表达:如果我是你我也会紧张,不过要是能考虑好再说就更好了。
2. 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伤害了他人或者让他人觉得尴尬。
3. 当对方的话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时,不要马上打断对方的话,或者说自己早知道了、没什么了不起的,并马上转换话题。
【亲子活动】
1. 自我介绍
目标:父母和孩子各自大方地介绍自己。
准备:事先写好的自我介绍、奖品、计时表、拟定评分标准。
操作方法:
(1)和孩子商量好规则,选好评委。
(2)在三分钟时间完成自我介绍。
(3)分三轮进行,最后计算出平均分,选出这次活动的冠军。
(4)发奖,合影留念。
2. 模拟面试
目标: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准备:父母和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5道题、摄像机。
操作方法:
(1)先抽签定次序。
(2)抽题,给5分钟时间准备。
(3)7分钟时间发言,并进行现场拍摄。
(4)放拍摄录像,进行评价。
(图片源于网络)
稿件来源: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外国语学校微信公众号
录入:南海家促会桂城办事处 何劲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