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规则”发布 北京为校外培训机构员工提供教师岗位366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今天,北京市召开了“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指出,新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地推进干部教师的交流,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再就业问题,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北京市积极拓展就业岗位,16个区共提供编制内教师岗位366个。8月27日(本周五),将专门举办中小学教师供需见面会,相关信息公告也会提前在北京市教委网站发布。

上周,北京“双减”政策落地,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内容更是引起了家长学生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特别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交流轮岗的对象是谁?

李奕介绍,流动轮岗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具体来说,一是校长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二是教师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交流轮岗的形式有哪些?

对于交流的形式,李奕介绍,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优化学区(教育集团等)结构,努力实现学区(教育集团等)区域内全覆盖(过去的以单一学校、班级为孩子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调整为学区集团的供给,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这实际上是供给主体的变化)。从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推进学区(教育集团等)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基础上,重点推进全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二是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倾斜

李奕介绍,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是在原有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上的有序流动,市级层面会加强统筹指导,区级层面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编制交流轮岗规划和计划,再具体落实到学校和教师。还要确保老师业务发展、学校服务质量提升、孩子的实际获得均有所收获,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具体体现在,我们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和工作绩效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工作条件之一。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李奕说。

再有,北京市还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纳入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范围,作为各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督导评价重要指标。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市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试点,在2021年年底之前,再启动6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

(编辑:毕凤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