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最近感觉怎么样,饭菜还合胃口吗?”即使已经退休,回到大埔县福利院,张淑芳还是像往常一样到每个房间看望院内的老人和孩子们,与他们互动交流。
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慈祥和蔼的好妈妈;在老人的眼中,她是体贴入微的好女儿;在员工的眼中,她是敬业爱岗的好领导……
16年来,特别是担任县福利院负责人后,张淑芳本着“以爱待人”的宗旨,以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母亲、一位女儿的赤诚之心全心全意为院内老人幼童服务,努力改善大埔县福利院环境,让鳏寡孤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甚至到龄退休,热爱福利事业的她仍毅然接受组织委托,留在院长岗位继续为民政事业贡献力量,把院里服务对象的冷暖安危系在心头。今年5月,张淑芳正式离开了工作16年的大埔县福利院,但她有空还是会回去,看望这群可爱的“亲人”。
张淑芳为孤寡老人穿衣服。 通讯员/受访者 大埔县政府 供图
悉心呵护
她是鳏寡孤独眼里的“贴心人”
慈祥、温和、亲切,一谈起对张淑芳的印象,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们就打开了话匣子。“张院长对我们的关怀、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她那么体贴民心,即使退休之后,我们心里都很想念她,希望她能多回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福利院托养老人杨伯说。
在福利院里,孤寡老人都称她为“妹滴”(女儿),残障儿童都喊她“妈妈”。
“院长,您才是我妈妈的好女儿呀!”这是福利院托养老人谢阿婆的女儿对张淑芳说的话,至今她仍记忆犹新。那一年谢阿婆因病奄奄一息,老人的子女未能及时赶到身边,张淑芳一直守在床边,直至老人安详、体面地离世。
记者了解到,大埔县福利院现有老人72人、孤儿12人,年龄跨度从刚出生几个月到100多岁,尤其是这些孤儿大多数残疾。但是张淑芳一直视老人如父母、视孩子为己出,对每一位老人孩子的衣食住行、三病二痛都亲自过问、尽心照料,甚至每一年的年夜饭都会陪着老人孩子们吃。
2015年,弃婴埔福彬被送入福利院时,医生告知这孩子身患先天性复杂性心脏病,且无脾脏、肺部发育不良,无法治疗。张淑芳却没有放弃,四下寻医,最后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分2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张淑芳又亲自精心护理,使埔福彬慢慢康复。
2018年6月,埔福彬被美国家庭收养,并于2019年在美国做了终末手术。“Chinese doctors are amazing,Chinese mothers are amazing(中国医生厉害,中国妈妈厉害)。”张淑芳的细心呵护,让了解埔福彬救治护理过程的美国医生由衷感叹。
张淑芳的善心善举,在福利院里也有了延续。
“淑芳妈妈的爱心感召了我,我长大后要回报政府和社会。”孤儿陈霞3岁被送入福利院,一直以来张淑芳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直陪伴她成长,教她做人做事。2018年,陈霞长沙医学院毕业后,毅然放弃大都市优越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大埔县福利院做临时工。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出了榜样。
无微不至
她是群众家属嘴里的“放心人”
优美的生活环境,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基础。
为让家属托养得放心,老人住得安心,张淑芳针对院内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严格执行落实,全面提升福利院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有一次,一位老人生了急病,张淑芳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家属向她道谢,说“如果不是您及时把我妈送去医院,我们就没机会再尽孝道了”,甚至塞了红包给她,被张淑芳婉言拒绝。
针对部分老人好猜疑、易生气的特点,她充分调动院民参与福利院食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让老人们建立起归属感和认同感,又消除了对管理工作的猜疑,更让老人们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有力推动工作开展。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福利院老人幼儿多、人群密度大,且服务对象都属易感人群,存在较大疫情发生风险。
“福利院有着特殊的困难群体,做好福利院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首要责任。”张淑芳说。为此,她主动放弃与家人在珠海团聚的机会,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带头24小时值班,连续3个多月吃住在院。还利用闲暇时间在福利院空地锄地种菜,为老人孩子提供新鲜蔬菜,切实保障全院老幼饮食健康安全。
“一定要把这个家守护好。”张淑芳这样告诉自己。
在疫情发生初期,张淑芳及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责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直到2020年除夕夜,张淑芳仍没有回家,在福利院检查卫生,收集老人、小孩健康监测情况,并向上级汇报防控工作,甚至顾不上与孩子们吃一顿年夜饭。“因为我没吃饭,有3个小孩就一直在办公室门口静静等着,后来才不得不起身与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张淑芳说。
去年7月,已是张淑芳到龄退休的时候,但她欣然返聘院长岗位,甚至连儿媳妇身怀六甲且伴有严重高血压,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都顾不上前往珠海探望,一心扑在工作岗位,舍小家为大家。她这样告诉自己,“思想上不能退,对党的信仰不能退,要继续为党和人民福利事业倾尽余热”。
“把老人放在张院长那里,就完全可以放心了。”张淑芳无微不至的工作态度也赢得了群众家属的信任。
尽职尽责
她是干部职工身边的“领头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福利院负责人,张淑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带头打扫卫生、清洗楼梯,夜晚巡房查房和消毒,节假日还经常加班加点,做好家属来访接待工作等。
在全面提升福利院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让在职员工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张院长一直把服务对象的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对待工作可以说是无怨无悔。而且她一直坚持着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理念,她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也会将她的工作理念带到我的工作中,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份工作。”大埔县福利院副院长黄辉容说。
老年公寓楼、健身文娱活动室、小公园……近年来,张淑芳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筹集1110余万元建设资金,让福利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闲置杂物间、荒地的重建改造,到完成供电、消防、热水设施和厨房的升级优化,老人幼儿的生活越来越舒心。
如今,福利院院区环境优美、绿荫掩映、空气清新,各类文化娱乐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已经成为宜居花园式生活区。在她的带领下,大埔县福利院也逐步走上设施设备规范化、配套系统标准化、岗位培训制度化、日常管理科学化的轨道。
把职业当事业,把群众当亲人,张淑芳坚持在平凡岗位做最好的自己。2005年至今,张淑芳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大埔县福利院也被评为广东省四星级养老机构。
“能获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个荣誉,我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刚刚退休的党员,今后要离职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爱心,弘扬正能量,多为党旗添光彩,为民办真事、干实事、做好事!”张淑芳说。
原标题:
省优秀共产党员张淑芳:
坚守奉献初心十六载 为鳏寡孤独圆“家”梦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邱珂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