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教育局长:下阶段目标,全力打造基础教育先锋城区

南方+

8月24日,深圳市南山区2021年暑期校(园)长学习会举行,会上,南山教育局首任女局长杨珺分享了她对南山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杨珺表示,南山区作为深圳乃至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教育高地,应当在深圳双区建设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南山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使命和追求将为:

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教育先锋城区。

根据南山区教育局官网信息显示,今年6月,杨珺已主持区教育局全面工作,目前任南山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区教育局、区委教育工委全面工作,分管局办公室(工委办)。

南山校园长要做好“桅杆上的瞭望者”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斗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南山教育局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弄潮儿’,希望我们的校园长做好‘桅杆上的瞭望者’。”当日,杨珺的分享围绕“观大势,应变局,开新篇”这三大部分展开。

在杨珺看来,当下南山教育要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她形象的用“三个镜头”与校(园)长来讲述如何观大势。首先要用“广角镜”扫描:“观”好国际教育大势,其次要用“长镜头”探寻:“察”好中国教育政策走向,同时,也要用“微镜头”聚焦:“理”好区域教育发展脉络。

关于区域教育发展,杨珺指出,南山建区31年来,南山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南山教育发展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踩准了改革的节点,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在很多方面呈现了先行示范的特点。

从原南头区教委主任王哲、教育局局长曾建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南山教育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到1990年南山建区后,历任局长牢记教育初心使命,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

再到2013年以来,在上任局长、现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刘根平的带领下,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的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理想追求,出台《南山区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办一所优一所、集团化办学等经验辐射全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获评全省唯一“三连冠”区(县)。

杨珺表示,从深圳、南山教育快速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没有对教育初心与使命的坚守,没有改革创新的勇气与行动,没有一代代教育人的孜孜以求,就没有今天教育的辉煌成就。

针对南山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杨珺认为,教育同样是新发展格局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必须深入分析我们所处的世界,坚持系统思维,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为此,她提出,面对逆全球化的思潮、意识形态斗争,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教育必须要与技术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要从“饥饿逻辑”向“小康逻辑”转型,而教育的“小康逻辑”,即指孩子们接受教育最重要的理由将转变为追求儿童当下和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

南山要争当教育先行示范先锋

新阶段,南山教育将如何开新篇,践行动?杨珺提出,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教育先锋城区将作为南山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使命和追求。

目标如何实现?杨珺给出“价值、公平、质量、人文、系统、创新、生态”这七大关键词定义,“概括地说,就是必须要坚守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教育公平;升级质量标准;加强人文关怀;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创新精神;营造教育良好生态。这七个关键词包含了教育发展的基础、方向、路径、方法、保障,它们将成为南山教育的核心内涵和外在表征,也是南山教育坚守的教育哲学的底层逻辑。”

据悉,为了加强落实,南山教育近期正组织力量研制一批文件,包括《南山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南山区关于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暂定名)》和一些配套文件,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建设。

具体来说,南山教育将开展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双元融通衔接、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多元发展、推动终身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六大行动”。

实施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教育与智慧教育城区建设、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标杆“五大工程”。

以及构建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构建校长教师发展体系、构建基础教育教研体系、构建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四大体系”。

相关新闻

南山教育本学年度重点推进的十项工作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嵌入校园文化、汇入社会实践、走入组织生活,确保“党史进校园”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安全高效推进新建改扩建学校

推动大学城配套学校、官龙学校、南山小学、赤湾学校、龙珠学校、文理实验学校等6所新改扩建学校开工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研制提升学校建设标准,细化学校标准化设计各项指标要求,形成初步方案。

三是推动“双减”“五项管理”落地见效

关于培训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强化部门协同,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全面开展规范治理专项行动。严格实行督导和通报制度。

关于作业管理: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公开班级各学科作业,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关于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时段分两个阶段(课业辅导+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遴选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关于课堂教学:深化高质量课堂建设,组织好百花奖课堂教学大赛、劳动技能大赛、高中模拟命题比赛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开发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资源。

四是实施好登峰计划

进一步学习研究国家高考改革政策,研究“强基计划”背景下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选拔一部分思想品德优良、文化基础扎实、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初中毕业生,组建“钱学森班”。落实好师资和班级编制等。加强初中教学和中考备考的深度视导和课堂教学指导。

五是北部片区教学质量提升行动

建好学校,加大北部片区学校建设力度,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南北联盟、大学城联盟行动,推动管理、师资、课程深度共享。

加强教科研力度,教研员挂点联系学校及学科,推进名师、骨干教师等深入学校上课,指导教研,带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等,

六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增扩学位,举办一批规模较小、形式灵活、类型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推进开展托幼服务,开设2—3岁幼儿托班。推进学区联盟管理和集团化办园,成立区学前教研组、硕士工作组等,构建“区、片、园”三级联动研训模式。

七是校园长教师队伍建设

校园长队伍聚焦“廉”和“政”。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鼓励校长校本改革,培养一批能与世界对话的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注重“育人”与“教书”,强师德,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强师能,建设一体化师资培训课程体系。

八是加强教科院建设

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深入教育教学一线,研究指导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开展好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服务教育决策。开展课程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好教师研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德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教育研究,推动教育深度变革。

九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提升学校公共卫生管理能力,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提升应急反应能力。落实好绿色环保教育,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理念,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常态化推进创文工作,加强厕所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营造平安校园,加强隐患整治,预防校园欺凌等。

十是完善优化四个体系

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校长教师发展体系、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监测督导评价体系“四个体系”落地举措,建立一批相关制度,推出一批行动方案。

【撰文】徐峰


编辑 王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