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发现!2亿年前的“雨滴”留存至今,在我国南方地区属首次

河源日报
+ 订阅

河源市文物考古工作又有新发现!8月18、19日,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在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考古发掘菊石化石过程中,意外在一处山头剥落的石块上发现了雨痕化石。据悉,雨痕化石的发现目前在河源乃至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科普专家沈烈骏称,在河源首次发现的雨痕化石,对今后科学研究当地远古时代的气候演变具有指示意义。

雨点打在细砂泥地里形成的“雨痕”。

野外采集菊石化石时意外发现

据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为搜集散落在万绿湖畔的菊石化石,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近日派出多名文物考古队员前往东源县双江镇增坑村野猪坑自然村进行野外考察。其间,考古队员黄志青在万绿湖畔意外发现了一块嵌有众多凸起“圆点”的石块,遂将该石块捡拾回河源恐龙博物馆。

昨日,经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科普专家沈烈骏鉴定,证实嵌在石块同一平面上的“圆点”为雨痕化石。记者在河源恐龙博物馆看到,这块嵌有雨痕化石的石头长约43厘米,宽约32厘米,肉眼可见嵌在石块同一平面上有数量不一的“雨痕化石”,其单个直径在0.5厘米左右,呈圆形。

雨点打在细砂泥地里形成的“雨痕”。

黄志青告诉记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生前在东源县双江镇进行野外考古发掘时,曾让他留意当地是否有与菊石化石相关的雨痕化石出现。吕君昌告诉他,雨痕化石的出现,对今后研究河源远古时代恐龙灭绝的古地理、古地质、古气候环境变化等,都有着重大的关联与科考价值。

对研究当地气候演变具有指示意义

杜衍礼称,依据现有的资料记载,数年前四川绵阳地区曾有人发现白垩纪时期的雨痕化石,这次在河源境内万绿湖畔发现雨痕化石,在河源市乃至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

专家团队在河源恐龙博物馆鉴定雨痕化石。

沈烈骏称,根据现场考察和鉴定,河源这次发现的雨痕化石,形成于三叠纪,距今已有2.5亿年至2.03亿年的历史。沈烈骏称,“雨痕”属于一种沉积构造,它是在远古的地质年代里,暴雨的雨点打在泥(砂)土上留下的痕迹,当留有雨痕的泥(砂)土随着地壳下沉,它的上面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些雨痕就被保留下来,经过长久地质年代的“成岩作用”,留有雨痕的泥(砂)土便变成了岩石。

沈烈骏告诉记者,河源的雨痕化石是降雨落到湖沼软泥表面,经雨点降落撞击并历经久远年代而形成。它的发现,对今后研究当地的气候演变具有指示意义。沈烈骏称,根据地质学以古示今的研究方法,可以预知和探讨河源现今气候的演化方向,雨痕化石的出土发现,也见证了河源境内远古大气圈的变迁。

“在河源万绿湖畔固结成岩的石头中能发现雨痕,极为罕见”,沈烈骏说,雨痕常形成于干旱或半干旱环境的软沉积物的表面。这次在坚固的岩石中发现雨痕化石,可以推测岩石的原始形成环境为干旱或半干旱,根据雨痕的凹坑方向可确定岩石的原始层面。因此,河源雨痕化石的发现,在研究地质学中具有指示岩层的顶、底方向和指示环境的意义。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蒋安春、彭茂洋、黄华乐

编辑:傅泽彪  校对:王志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