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许海东: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面临五大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新能源汽车下乡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农村消费者购买力有限、低速电动车的挤压、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初始购置成本高、农村消费者的认识误区以及售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8月2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在“818中国汽车新消费论坛”表示。

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今年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本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主题,共有18家企业52款车型参与,包括东风、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长安以及威马、云度、零跑等品牌。2021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从4月底在江苏溧阳开始启动仪式,陆续在江苏、重庆、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海南等地开展相关工作。数据显示,下乡车型今年5-7月的销量已经超过43万辆。

许海东指出,新能源汽车下乡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助力绿色出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和挑战:第一,农村消费者购买力有限。新能源汽车下乡主要面向规模庞大的低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但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一般只接受7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且大部分集中在5万元左右,价格敏感度非常高。

第二,价格敏感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相对较高,新能源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市场上7万元以下新能源乘用车需求的可选车型种类相对较少,供需存在错位。不过随着新能源下乡活动的进行,以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车型,其低于3万元的售价刺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为我国的农村市场提供了更好的供给。

第三,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面临着低速电动车的挤压,后者更为便宜,也不需要驾照/牌照。和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对比,新能源汽车在初始购置成本上贵2万元左右。

第四,低速电动车在农村的普及,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消费者误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低速电动车的铅酸电池一样需要三年一换。

第五,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网络和基础设施在农村并不健全,其中充电网络相对还好,但服务机构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许海东针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只是走入广大农村市场的开始,需要政府、行业、社会的共同推动;第二,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研究消费者需求,推出适合农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对新能源汽车在安全、续航等方面以及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加强宣传力度;第四,加强对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提高低速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严格控制生产技术标准,消除安全隐患;第五,对农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低速电动车置换补贴等。

此外,他还指出,要健全和完善二手电动车的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联盟,统一形成一个后市场服务的标准;加大针对汽车下乡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包括车电分离、电池租赁等,降低消费者的购置成本等。

(编辑:张若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