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医师是这样一群人——疫情当前,他们勇敢逆行;无影灯下,他们妙手仁心;实验室里,他们攻坚克难;三尺坛前,他们春风化雨。
在河源市东源县中医院便有这样一名医师:他扎根基层岗位,拥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从医10多年来,他始终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无论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他都认真检查,时刻为病人着想,“患者的健康高于一切”是他的座右铭;他曾获评2019年东源县“最美医生”、2020年河源市“最美医师”,2020年被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便是东源县中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著名的消化内镜专家彭志华。
彭志华为病人看诊。受访者供图
作为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多年来,彭志华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员的信仰和职责,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担任东源县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期间,彭志华从零开始,组建河源地区首个消化内镜中心,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建议医院积极引进消化内镜新技术新设备,并主动要求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彭志华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该院消化内镜中心成为河源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2013年11月18日深夜,一患者因“误吞鱼骨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在外院行食管钡餐和CT检查发现食管中上段异物存留,初步诊断需做开胸手术取出异物。因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开胸手术,慕名转入内镜操作水平高的东源县中医院。彭志华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刻赶回医院。在充分评估病情之后,判断异物并未伤及大血管与穿孔的情况下,结合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彭志华果断采取内镜下取出异物的治疗方案。10分钟左右后,彭志华顺利将异物取出,避免了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伤害的开胸手术,让患者及家属感激不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东源县中医院是河源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但隔离区一线医务人员严重不足,该院党支部向全院发出志愿参战抗疫的号召。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作为党员、大内科主任的彭志华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者,同时被委任为第二批医疗组小组长。
“第一批是发热门诊首诊医生负责管理隔离区的病人,连续工作了一周,超负荷工作,压力很大,我希望可以分担一下,特别是用自己所学保障留观患者生命健康和医护人员安全。”彭志华说,“当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医护人员责无旁贷,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该带头,冲在防控救治最前线!”
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他第一个冲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战场上,不谈条件,不求回报,目的是要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这些医学观察患者刚来的时候情绪很低落、波动比较大,他们最需要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彭志华与同事通过发信息、视频交流等方式关心、开导病人,让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保持心情舒畅并积极配合治疗。彭志华说,虽然穿上防护服在里面非常闷,也很辛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工作配合默契,互相鼓劲,苦中有乐,特别是看到疑似确诊的患者带着微笑离开隔离区,他们由衷感到开心,再苦再累都值得。
【全媒体记者】黄敏立
【通讯员】蓝天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