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所高校最新通知!疫苗预约系统优化升级

广东共青团
+ 订阅

8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来自孟加拉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日本和孟加拉国;肇庆报告2例,分别来自肯尼亚和科特迪瓦。新增出院8例。

截至8月1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78例(境外输入1411例)。目前在院88例。

2021年8月17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境内确诊病例和境内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出院病例4例。

截至2021年8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68例、境内确诊病例(含境外输入关联病例)523例。累计出院1514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76例。

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

男,41岁,中国籍。8月5日从孟加拉国乘坐CZ3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

女,24岁,中国籍。8月11日从日本乘坐CZ810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

男,45岁,中国籍。8月5日从孟加拉国乘坐CZ3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佛山禅城区、南海区今明两日

将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今明两天将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望市民扩散周知。敬请广大市民不必惊慌,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禅城区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通告

佛山市禅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通告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快速处置和控制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区将于2021年8月18日至19日在南庄文化中心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为营造真实场景,演练现场将实施人员管控,并有参演车辆和人员集结,医护人员均穿戴防护装备,请广大居民不必恐慌,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同时为保障现场秩序和人员安全,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意外发生,演练期间请广大居民不要聚集围观、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呼吁广大市民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适龄人群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佛山市禅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8月17日

南海区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通告

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通告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区将于2021年8月18日至19日在桂城街道三山片区保利云禧公寓在建工地附近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为营造真实场景,演练现场将有参演车辆和人员向演练区域集结、穿戴医疗防护装备、实施人员管控、场所隔离消杀等场景,敬请广大市民不必惊慌,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同时为保障演练秩序和人员安全,避免拥堵和发生意外,请广大市民不要围观,不要进行拍摄,不要将相关信息、图片、视频上传网络,以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希望广大市民一如既往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感谢大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特此通告。

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8月17日

香港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调整

今天,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发布通知,调整自香港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通知全文如下:

自即日起,由香港入境深圳的普通旅客,入境时需持有粤港两地政府认可检测机构出具的生成时间为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纸质报告,入境后需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其中在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入境后可向所在的健康驿站申请“7+7+7”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即: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

感谢您对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2021年8月18日

广东多所高校最新通知

随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广东各大高校的师生都在按照学校相关指引为开学返校做着准备。各校还有哪些疫情防控的要求?怎样才能确保平安返校?

中山大学

8月12日,中山大学发布学生来校报到通知。

老生返校:

广东省内学生,从8月10日起可向所在培养单位提出书面返校申请(返校应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

除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县、区)以外的广东省外低风险地区学生,从8月15日起可向所在培养单位提出书面返校申请。

新生报到:

除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县、区)以外的低风险地区新生,如健康状况无异常,在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报到时间入学报到(新生需持当地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另外,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县、区)的学生以及境外学生暂缓返校。此外,中大要求,学生入校后开展3天的自我健康观察,相对固定在宿舍、食堂等必须的场所活动,暂缓前往实验室、课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第4天无异常情况后方可参加校内教育教学等相关活动。校内住宿学生原则上不出校园,学生进出校园实行申请审批制。

华南理工大学

8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布返校通知。

在读生返校:

华工要求在读生在开学报到注册(8月27日)返校前14天(8月12日开始)开展自我健康管理,返校前须至少连续14天在“Mypass系统”的“健康填报”模块每天打卡,如实上报个人地理位置和和健康状况。“健康填报”情况将作为院(系)审批返校必要条件。

学生在暑期提前返校和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均需在“Mypass系统”的“返校申请”模块提交个人返校申请,由所在院(系)审查返校前14天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穗康(粤康)健康码、“Mypass系统”健康填报等情况,经所在院(系)按照返校条件审批同意后方可返校。

新生报到:

新生应在8月20日前按照《2021级新生入学须知》指引登录迎新系统激活个人统一认证账号并完成相关信息采集,绑定“华南理工大学企业微信号”,进入“Mypass我的通行证”模块开始进行“健康填报”,从8月21日起每日坚持完成健康填报打卡,便于院(系)准确掌握到返校前14天的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

2021级新生按要求完成“健康填报”后无需提交返校申请,按新生入学须知的指引完成报到注册手续。

另外,仍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的学生/返校前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旅居史的学生/疫情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学生/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区)的学生/ 仍在境外(除澳门外)学生/被疾控排查属于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

暨南大学

8月15日,暨南大学发布返校通知。

暨大要求,学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持续做好每日健康打卡,返校前须按要求如实进行健康申报,符合返校条件学生经学院严格审批,报备学校后方可返校。同时要求,所有在校外低风险地区的学生开学前14天应返回居住地。

另外,广东省内学生返校应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入校;广东省外学生申请返校应持当地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出行并在抵粤后第一时间在抵达的火车站、机场或校外就近就便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并保留好凭证以备核验。

对于正处于或近14日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县、区)(随时更新)和校区所在地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随时更新)的学生,暂缓返校;对于目前尚在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暂缓返校。

华南师范大学

8月15日,华南师范大学发布通知。

华师要求,所有师生在开学前14天内务必返回家庭所在地,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和管理,并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所有学生未接到返校通知不得提前返校。大学城校区留校师生及校区居民原则上不得外出,暂时限定在校区内部活动。大学城校区各学院各单位迅速对全体留校师生及返校工作教工8月14日的活动轨迹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工作台账,密切跟踪管理。

广州大学

8月16日,广州大学发布返校通知。

广州大学安排分批错峰返校,大学城校区学生安排在9月3日至9月5日之间,桂花岗校区/黄埔研究院学生安排在9月3日,本科新生与研究生新生,以及预科班新生报到时间均为9月11日-12日。另外要求所有在校外学生(仍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除外)开学前14天务必返回居住地,持续按要求每天进行健康打卡,如实记录上报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

广东省内学生返校应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返校报到;广东省外学生申请返校应持当地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出行并在抵穗后第一时间在抵达的火车站、机场或校外就近核酸检测点接受核酸检测。

另外,在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及其所在地市(县、区)的学生,或健康码(粤康码或穗康码)黄/红码的学生,或有病例接触史等尚在排查期学生暂缓返校;返校前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旅居史的学生/被疾控部门排查属于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学生暂缓返校;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目前身处境外及入境后尚未完成有关入境人员防控管理要求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管理的学生暂缓返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8月1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重要通知。

广州中医药大学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需8月15日前返穗,进行14天健康观测;所有学生开学前14天必须返回家庭所在居住地,并按照要求每天进行健康申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返校学生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返校。

另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目前在校外的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应服从属地疫情管控,暂不返校,线上报到注册。

东莞理工学院

8月14日,东莞理工学院发布返校通知。

除了2021级研究生新生、本科生新生,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分成三批返校:

第一批:8月26日(星期四)返校,对象是返校前14天有广东省外旅居史的学生(非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市、县、区,和非重点关注地区)。本批次学生需在当天下午18:00前到校;

第二批:8月28日(星期六)返校,对象是返校前有广东省内东莞市市外旅居史的学生(非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市、县、区,和非重点关注地区)。本批次学生需在当天中午12:00后开始返校;

第三批:8月29日(星期日)返校,对象是返校前14天未曾离莞的学生。本批次学生需在当天中午12:00后开始返校。

此外,学生需每天打卡申报。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在返校前14天内应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应规范、连续在“i莞工”APP上进行健康打卡,并上报返校前连续14天每天体温测量情况,未规范进行健康打卡的不得返校,直至连续规范填报14天且均为正常。

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根据规定的返校时间,在返校前到学校学生事务中心网站:sa.dgut.edu.cn,或关注莞工学工微信公众号点击自助服务中的事务中心后,点击【出入申请】事务,申请类型选择【返校】完成申请,等待学院审核通过获得权限。

另外,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及所在地市、县(区)(与学生返校前14天最新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同步)的学生,推迟返校;境外学生暂缓返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8月16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发布返校通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按照“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原则,分批组织学生返校。所有学生未接到学校返校通知前,不得提前返校。

学生于返校前填写并提交《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住宿生返校个人承诺书》电子版,返校后再提交纸质版。学生须每天在企业微信填报个人健康状况,尤其是返校前14天。学生开学返校均需登录企业微信,提交个人返校申请,经所在学院按照返校条件审批同意后方可返校。

另外,仍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的学生/返校前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实时更新)旅居史的学生/疫情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全域的学生/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区)全域的学生/仍在境外(除澳门外)的学生/被疾控排查属于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

广州航海学院

8月12日,广州航海学院发布重要通知。

广州航海学院要求所有在校外学生(仍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除外)开学前14天(即8月20日之前)务必返回居住地(家庭所在地),并持续按要求每天进行健康申报。其中9月1日返校的学生应在8月17日之前返回居住地(家庭所在地)。

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到低风险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专班工作组并获准后方可返校。

广州新冠疫苗接种预约系统最新版上线

8月18日,记者从广州市卫健委获悉,广州对新冠疫苗预约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目前广大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广州健康通”进行预约(具体操作见其后指引),但需注意,未满18岁,不能通过该系统预约安徽智飞新冠疫苗。

广州卫健委表示,此次升级,是围绕最新疫苗接种政策,在广泛征集听取市民群众意见基础上所进行的优化,希望进一步提升广州新冠疫苗预约系统使用体验。

据悉,截至8月17日,广州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070万剂、1725万人;已有137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覆盖率73.4%。市民可以在广州健康通预约,或通过工作单位、学校等参加团体接种,也可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

广州市卫健委表示,接种疫苗是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条件的市民朋友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群体免疫屏障。

新冠疫苗预约操作指引

1.搜索微信小程序“广州健康通”,登录后,点击首页的“新冠疫苗接种预约”按钮,进入预约界面”。

2. 居民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对应第几针预约,选择对应的针次按钮点击,选择您要预约的社区,疫苗厂家,预约日期。

3.预约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即可预约成功。

4.查看预约

预约成功后,在我的—我的预约中查询预约记录。

温馨提示:请根据您预约的时间,提前到达医院进行接种。

注意:未满18岁,不能预约安徽智飞新冠疫苗,系统则会提示您不符合要求。

来源:穗卫健宣、广东省卫健委网站、健康禅城、健康南海、深圳市口岸发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晚安华师、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编辑: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