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华为“心声社区”微信公众号披露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与新员工座谈纪要。在这次对话中,郭平三次提及“活下来”,四次谈及“生存”,并表示华为生存没问题。
郭平说:“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美国对华为卡脖子涉及到的不是爱因斯坦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成本问题、工艺问题和时间问题。这些问题,要靠有效的投入来解决。华为的决定是加强研发、加强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自建和帮助产业链的伙伴解决供应连续和竞争力问题。应该说,过去两年我们做得效果不错,管理层有信心。我们也有这样的支付能力,我们也对新加入的员工有期望。”
郭平出生于1966年,1988年加入华为。(图片来源:华为官网)
华为不造车,不会开发房地产
华为终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车BU未来会不会取代终端成为下一个增长爆点?
面对南京研究所新员工的这个提问,郭平表示:“美国给华为制造了不少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解决的。目前阶段性给我们造成了最大困难的是手机业务,大家知道手机的芯片需要先进工艺,体积要小、功耗要小。华为能设计出来,但没有人能帮我们制造出来,被卡住了。我们和产业链的伙伴还在攻关。我也非常敬佩消费者BG,不屈不挠。”
他说:“手机业务受到影响,但在全屋智能、音频、显示设备、运动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大的发展。暂时关住这扇窗,同时也开了很多门。我相信我们消费者业务能活下来,我们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郭平说:“华为的原则是:华为不造车,帮车厂造好车。全世界最大的三个工业领域,第一大领域是房地产、第二大领域是汽车、第三大领域是手机。华为不会去开发房地产,但全屋智能,把家里所有东西万物互联,通过鸿蒙系统全部连接起来,我们跟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建立了联系。车是全球的第二大产业,华为为车厂提供增值ICT部件。”
他表示,华为在手机领域会继续保持存在,期待随着造芯能力不断增强,手机王座也终将归来。
在回答另一位员工提问时,郭平再次表态,手机业务会继续保持存在,原有手机业务的一些同事也可能会充实到其他终端的新赛道上去发展,也会有新员工充实到手机部门。“期待中国造芯问题彻底解决的那天早日到来。在这之前,(手机业务)还会努力保持存在。我们会努力保有和发展我们的技术,有能力做出有竞争力的手机。”
华为绝对不会放弃海外市场
受到全球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华为的海外业务可能或多或少会受到波及。对于海外的员工以及市场,公司是否会继续增加或者减少资源倾斜?
郭平说:“华为公司绝对不会变成一个只有中国市场的公司,绝对不会放弃海外市场。华为在海外能够生存,而且相信随着供应的改善,在海外还会有发展。”
华为公司如何保证海内外一线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它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如何保障的?
“今年去海外的人非常踊跃。”郭平表示,疫情和受打压的政治环境给海外的同事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华为公司在海外除了各种补助、福利安排以外,在奖金上面也有明显的倾斜性政策。在海外几年后,公司也有回流保障机制,希望去的人不要患得患失,而应想着在海外怎么建功立业,怎么挣更多的钱,怎么获得更多的机会。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掌握好自己的平衡点
在座谈会上, 一位来自上海研究所的新员工问及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郭平表示:“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个神学问题,我相信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每个人的承受点也不一样,我相信每个人自己与自己对话,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行了。当然,某些关键点,需要努力不留遗憾。”
他坦言:“我的两个孩子出生时我都不在场,正好是我负责的项目在测试验收,导致我被家里人批判至今。关键点不要缺席,但是每个人的平衡点要自己掌握好。你在华为要比别人发展得好,恐怕也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大家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千挑万选才进入华为的。今天大家在同一个起点,五年后大家可能不一样了,这种变化有可能就是因为你投入的时间。”
郭平说:“以前总说,文凭是个敲门砖,你上过哪个学校,很了不起,没有这个敲门砖你进不了这个门,但敲开了门以后要把砖扔掉,别拿着那个砖满地跑。你的投入影响着你的发展。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关键点上别留遗憾。你们今天坐在一起,但是五年后、十年后可能会在不同的位置,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所导致的。”
2020年与新员工座谈时,同样有新员工向郭平提出关于生活与工作平衡的问题。
郭平当时表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所以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员工,你要解决人和物质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人和内心的关系。首先你要胜任你在华为的工作。今天你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决定你们未来发展的,有可能是你的投入及成就。996可能是选择,朝九晚五也是选择,胜任工作、诚实劳动是底线。决定你未来发展的,很可能是八小时之外的安排,每个人自己平衡就好了,包括适应不了退出。自己平衡好就是了,没有标准。”
【记者】马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