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和平县城约5公里的
大坝镇水背村
在2019年被评为
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至今仍保留着许多
历史悠久的明清古建筑
近年来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水背古村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走在村道上
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
别具魅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正在徐徐展开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地处丘陵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村落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村落布局。村子占地面积11250平方米的老卢屋就是其中之一。老卢屋始建于明代,建造时因房屋邻近河边,所以将房屋设计成椭圆形,又似船形,因此又称为“船形屋”。
除了古村落外,水背村还有“王阳明”文化的足迹。为此,水背村结合“王阳明”客乡的文化,在今年3月份修建了“阳明广场”。
如今走在水背村内,处处可见庭院种花栽树的和谐宜居的景象。不仅如此,村里统一进行外立面改造,采用白墙青砖式的客家风格建筑,打造岭南风格。村里还新修建了休闲长廊,30亩荷花池等。村民们表示,他们白天赏花,晚上散步,环境特别舒适。经过改造后的水背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求,水背村还新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内部共有三层,设有阅文室、棋牌室、音乐室等功能区,能够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健康的休闲、娱乐、学习场所,从而进一步丰富水背村老年人文化生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产业兴则乡村兴。水背村这两年还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走进300亩的百香果园,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绿油油的藤蔓下,一个个百香果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打包成熟的百香果。村里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在基地干、在基地学增收致富。除了百香果,水背村还有香气扑鼻的生态葡萄园、游人如织的莲子种植基地等。
如今
水背村产业旺了
村民富了
古村迸发出新活力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水背村已从一个传统古村落
变成了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