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白马舞”是广东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源自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事,其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麒麟白马舞”多集中在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表演。表演人员约20人。其中一男一女分别扮演状元和状元夫人,前方各设一位童子引路,两人提花灯,还有两个撑横额、横额上写有“麟吐玉书”四字,配以四名锣鼓手,道具有白马、麒麟各一只。
表演时,状元骑白马,状元夫人骑麒麟,按固定队形和表演程序进行表演。通常是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轮番表演,每表演一方就要穿一次“彩门”, 麒麟白马不断穿梭表演,互相来回穿插,如此反复直到结束。在舞蹈变化的间隙,演员们在乐器伴奏下用封开山歌的腔调来演绎唱出《麒麟曲》。《麒麟曲》是在跳“麒麟白马舞”时的专门歌曲,要分不同的角色来演唱,而且不同的角色所唱的内容也不相同。
“麒麟白马舞”富有封开地方特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表达了封开人民对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无比爱戴和赞美,还深刻反映了封开人民对忠贞爱情和美好前途的追求和热爱。“麒麟白马舞”是当地人民传播各种地理、历史、生产知识,进行艺术陶治和道德教育良好载体,在当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意义。
目前麒麟白马舞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