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珠海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永航,珠海市长、市副总河长黄志豪正式签发总河长令〔2021〕1号,决定即日起全力推进高质量碧道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问题河涌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水浸黑点整治等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重点任务。
据了解,珠海市已连续四年签发总河长令,河湖治理阶段性成效显著。目前,珠海正在加快推进全市53条问题河涌综合治理和水环境提升工作,其中48条已完成截污整治,5条施工中。
总河长令〔2021〕1号强调:借鉴前山河流域治水经验,将水环境治理作为优先任务,巩固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果。
其中,香洲区要持续推进前山河综合治理各项任务,系统谋划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二期项目,推进全面治理,实现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同时谋划实施凤凰排洪渠范围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包括正本清源、新建污水管网等工作,完善凤凰排洪渠范围雨污水系统;斗门区要谋划编制黄杨河流域水系综合规划,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此外,珠海还将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重点完善污水厂服务范围内的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市政排水管网以及污水处理等系统,提高城镇污水厂的污水收集率及进水浓度,完成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打造一批模式适用、路径科学、成效突出的治理样板。
城市内涝整治方面,总河长令〔2021〕1号要求:健全全市城市内涝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内涝系统化治理。达到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碧道建设方面,截至7月底,珠海市2021年碧道建设已有82.8公里碧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占年度任务的96%。
按照总河长令〔2021〕1号要求,珠海计划2022年年底前,高质量完成221公里碧道建设,2025年要累计完成碧道建设265.3公里,并计划在2035年高标准打造碧道594.9公里,形成“五脉通海,九湾一岸,两翼协同,碧秀珠海”的空间总体布局。
【记者】王韶江 董谦君
【图片】王韶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