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围村收费”,南都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他们谈了看法,提出有关建议。
沙溪镇龙瑞村
营运账目按照章程进行定期公示
三乡镇古鹤村党支部书记陈斯能
古鹤村党支部书记陈斯能告诉南都记者,因为古鹤村处于中山和珠海交界处,时常会有去澳门的旅客将车辆停放在古鹤村内,一停就是数日之久,严重影响了村内公共停车位的使用效率;此外附近不少商铺、工厂的车辆也会停到村内。“这些都导致村内停车位十分紧张,停车秩序比较混乱,道路被堵、村民没地方停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要建设美丽乡村,规范停车、解决停车难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村民停车难题、规范村内停车秩序,古鹤村召开了党员大会审议了收取停车费用这一决策,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绝大部分村民代表赞同收取停车费,收费单位中山市新鹤厂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村集体所有”,陈斯能表示,前期对需要在村内停放车辆进行初步登记,截至目前通过网上登记车辆694台(村民322台,非村民372台),村内现有停车位388个,其中设停车场内226个车位,路面划线162个车位。“会优先考虑本村村民免费停车需求”。
据陈斯能介绍,古鹤村内共设置了六个道闸,为了更好地规范停车,目前抽调村治安员来维持停车秩序。“预计本月底或者下月开始收费,届时还需要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维持停车秩序,我们粗略算过一笔账,收取的费用可能还不够管理人员、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开支,收费最大的意义在于,希望能缓解本村村民的停车压力,规范停车秩序,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管理好进出车辆,更好地维护村内的治安”。
陈斯能介绍,相关营运账目按照章程进行定期公示。“一小时免费停车政策,不影响从村内绕道车辆的通行”。
6月至今支出远超出营收
三乡镇桥头村负责人
桥头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桥头村内车辆日益增多,停车位严重不足,为加快推进桥头村智慧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内车辆现代化管理水平,在村内9个主要行车入口合理设置车辆自动化识别道闸,对村内车辆进行规范管理,有效解决停车难及外来车辆乱停乱放、长期占用公共车位等的现象。专款用于日常道闸营运维护及管控范围内公共设施维护等,按有关章程对物业营运账目进行定期公示。
该负责人介绍,为规范停车、解决停车难问题,除设置停车位、专人管理等之外,还建立车辆管理系统,通过车主录入、工作人员核实等手段强化车辆管理,对违停、乱停车辆、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车辆作记录,加建二十一村民小组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数量。
据了解,6月至今,桥头村临时停车费营收为10000元左右,7位管理人员工资支出约30000元/月,维护费约4000元/月,支出远超出营收。桥头村方面表示,实施智慧管理系统对停车进行收费,更大的意义在于规范停车、改善治安环境。“收费数月以来,停车难及外来车辆乱停乱放、长期占用公共车位等现象得到明显解决,通过道闸出入口记录所有进出车辆号牌,有效改善治安环境”。
停车收益将会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
东区街道紫马岭村经联社党支部书记郑毅康
紫马岭村经联社党支部书记郑毅康表示,紫马岭村停车收费服务已实行有一年多的时间,且在正式开始实行之前试行了一个月以供村民适应。村内规划的车位约有400多个,车位充足,因此也对外开放。
“(实行停车收费措施)主要是为了服务群众,减轻消防安全问题。”郑毅康表示,之前没有实行停车收费时,附近商圈、写字楼的商户及顾客等为了节约停车费而会将车辆停放到村里,导致村里道路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频发,因此村里决定采取停车收费措施。此外,他表示,停车收费所得的收益将会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如道路维修、设备维护等。
围与不围,本身是两难
东区街道起湾社区党委书记吴锡良
东区街道起湾社区也有意进行“围村收费”,目前正在进行征集意见、摸底调查等前期工作。起湾社区党委书记吴锡良表示,由于历史原因,辖区内的停车位已经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上缺乏管理,乱停乱放的现象比较多,导致因缺少停车位或停车的群众矛盾、纠纷时常发生。“所以呢,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不容乐观。‘围村’进行统一管理,社区很早就开始考虑”。
在吴锡良看来,“围村”是要围的,但怎么围?围哪里?何时围?牵扯到各种问题,这些成了起湾社区“围村”之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起湾比较大,加上本身新小区和以前的村是夹在一起的,因此整体去围更好。但这样做面临的问题也多,社区常常包括了村和好多的公共地方,要确定地的权属问题。封哪个口,或者哪条路属于市政的、属于街道的、甚至属于私人的,我们都要考虑这一点。村里实施就容易一些,整个辖区都是村集体的。在社区的角度看,应该更加注重公平,统一,先到先得。我觉得难度大,要考实、要考虑得更多。”
社区统筹“围村”,更能够顾及居民的感受,也更能从大局出发。然而面对土地权属问题也更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九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如何确定社区内道路的权属,吴锡良感叹:“哪条是村道,哪条是市政道路,有时我们也理不清。”
针对“围村”后的收费问题,吴锡良也有考虑。“第三方很有可能会倾向于市场价格。但是社区肯定会倾斜群众,为群众争取利益。我们不是搞创收,最主要是解决群众的停车问题。我想关键的做好工作摸底、征询意见的收集,实施起来会很快。”定价高了,群众不满意。低了,又难做好维护。确实“两难”。
吴锡良表示,受制于历史原因,起湾社区已经被城市包围,已经没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土地。不管是“围村”还是“收费”,都是为了规范管理,提高车辆的流动。而要想根治停车问题,村里收费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分析一下,就算‘围村收费’,应该还是满足不了群主的停车需求。但是实施围村停车有好处,一个是规范停车,一个是减少外来车辆占车位的问题。只能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
策划:李平
统筹:王卫
采写:南都记者王卫 刘贤沛 吕婧 侯玉晓 实习生林彦燊 周楠 洪铃雅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实习生陈思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