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社区小管家发布公告称,该用户通过发布虚假患病内容博取同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已对其个人空间添加了争议标识,并已对其账号进行了封禁。
因发布虚假患病内容博取同情,近日,哔哩哔哩(B站)一up主的账号被平台封禁。此前,该博主自称“胃癌晚期”,“因没钱所以放弃治疗”,并获得网友投币、打赏,以及私下转账等帮助。事后,该博主也承认了为获关注特意谎称癌症的事实。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也曾有博主陷入“卖惨质疑”。有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博主发布的信息虚假,则捐款人可以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要求博主退还收到的捐款。同时,如果骗取的捐款数额较大,博主还涉嫌构成诈骗罪。
从平台角度而言,该专家指出,对于用户发布的求助信息,也应当采取合适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其真实性,并且不能对其进行推荐。B站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平台方面对这类信息的调查核实能力有限,平台呼吁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捐助,但是粉丝们有时候会基于捐赠路径、时间周期、公开性上进行考量,平台不能全部封死,“像小昭这样的是极少数”。
发布虚假患病内容博取同情
B站一博主账号被封
一博主因发布“患癌”信息引发质疑。
3月起,哔哩哔哩(B站)博主“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简称“小昭”)开始发布生病信息。其自称为“胃癌晚期”,表示“因没钱所以放弃治疗”,还曾发布多张“吐血”照片。不少网友同情其“悲惨”的遭遇,通过投币、打赏等方式提供帮助。截至8月3日,相关截图显示,其在B站获取4.45万贝壳。另有多名网友通过微信等渠道向其转账。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B站规则,用户可以对贝壳收益提现,1贝壳等于1元。因银行提现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因素影响,实际提现金额可能略小于账户中贝壳数量。
期间,有不少网友对小昭提出质疑。有网友称,小昭公开的病历单疑似造假;有网友曾与小昭宣称的“所在地”的相关政府单位进行过联系,但社区回应此人“并不存在”;曾私下通过微信给小昭转账的网友发现,自己被其拉黑删除。还有网友反映,小昭曾多次借钱购买游戏皮肤,其游戏账号中的游戏皮肤价值达万元,所用手机价值四千多元。
8月4日晚,小昭在B站发布动态,承认其为博得同情关注,在患有疾病的基础上特意谎称癌症,夸大事实,并在私下受到捐助事后删除好友、利用身份骗取信任获得流量等事实。小昭还表示,会把捐助“尽数返还”,B站收益“分文不动”,捐给医疗机构。
8月5日,哔哩哔哩社区小管家发布公告称,该用户通过发布虚假患病内容博取同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已对其个人空间添加了争议标识,并已对其账号进行了封禁。
B站表示,根据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B站呼吁捐赠或救助需依法在有资质的机构或平台进行。即日起,B站将对用户发布的求助或募捐类内容予以处理。手段包含但不限于添加提醒标识、对部分内容不予推荐、针对部分用户关闭充电及打赏入口等措施。
8月10日,南都记者在B站搜索发现,账号“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已被封禁。截至目前,该账号已有3.5万粉丝,获得34.8万赞。
“这件事是真的特别恶劣。”一位网友说,不少人因为小昭的欺骗行为被推向“网暴”与“被网暴”,或许还有人因此不再愿意发善心。“希望大家的善意是建立在理智之上的。同时也希望尽快将他(小昭)捉拿归案,还善良的人一个说法。”
类似行为是否涉及诈骗?
仅仅是简单敲击几段让人揪心的文字,配以毫不相关的图片,就可以将一个或健全的年轻人,包装成为一个胃癌晚期、急需救助的“弱者”,如此低成本的手段为何能一次次骗取网友的关注?正是因为他们打出了“感情牌”。
然而这些被辜负的爱心,并不是简单道个歉就可以弥补。刑法学专家、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吴允锋告诉上海法治报记者,小昭以自己患胃癌晚期这一虚构的事实并通过打赏功能骗得捐款4万余元,其行为已符合诈骗罪的规范构成,并亦已达到诈骗罪的起刑点标准。
“诈骗罪是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属于数额较大。”
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崔天送律师表示,在广东省、福建省、河北省等多地已有犯罪分子虚构病历材料,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骗取捐款,最终被定为诈骗罪的案例。
据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亦介绍,前段时间,萧山法院宣判一起通过“水滴筹”平台骗取捐款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8000元。徐某的筹款金额为25万,共筹得1.5万余元。
如何维权?
在小昭道歉的帖子下,诸多被欺骗的网友纷纷留言。据上海法治报记者观察,热心网友捐赠数额不乏几百块、几十块,
实际上,类似存在诈骗的求助贴都会遇到此类困境:受害人人数多、个体损失少、诈骗金额或也难以统计。而维权、讨个说法也成了个大难题,必须面临的现实难题是:受害人为了这些钱花费精力维权,仅仅从经济收益上考虑,收益和付出可能是不成正比的。他们只能闷声吃亏吗?
对此,吴允锋教授表示:“受害者众多并不意味着一定难以统计诈骗金额,因为如果警方介入的话,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迅捷地统计出犯罪金额,并可较为便利地联系到被害人以确认相关事实。”因此,在这种金额不大但受害者众多的诈骗犯罪案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受害者报警追赃。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杨阳律师也认为,虽然个体损失少,但是报警的人数多了,数额足够大或者影响比较恶劣时,很可能达到诈骗罪的立案门槛,公安机关会介入,对他们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随着此类事件的增多,面临负面影响的不仅是受害者们,甚至可能剥夺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士的机会,更加损害了社会的诚信。
因此,徐亦律师认为,鉴于诈骗罪属于国家公诉案件,公安机关也应主动介入此类案件的侦查,以正社会风气。
专家称平台应当采取合适方式
提醒用户注意其真实性
事实上,在“小昭”之前,也曾有博主陷入“卖惨质疑”。
南都此前报道,B站知名抗癌博主“虎子的后半生”自称“肺癌晚期患者,已坚持了四年半有余”。2020年5月,“虎子”被网友曝出大众点评账号,显示其在多个高档消费场所有过消费。网友质疑其并未患病,而是靠“卖惨”博取同情以获得收入。
“虎子”的病情在后期被证实。2020年6月3日,哔哩哔哩官方公告称,经过调查,确认该用户是癌症晚期患者,不存在伪造病情的情况。2020年10月9日,虎子的家属通过B站账号“虎子的后半生”发布消息称,虎子已经于10月6日在海南去世。
争议背后,对于这类内容,平台监管的边界在哪里?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虎子”争议事件中,B站曾在回应中指出,坚决反对内容欺诈,反对利用同情心吸引眼球并牟利的行为。当时,平台还在“虎子的后半生”的个人主页上挂了一行字——“该博主内容存在争议,请注意甄别视频内信息。”
8月5日,B站也表示,面对声称自己患病或遭遇不幸的人,“在给予其善意与尊重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正规的方式来核实信息与进行捐助。”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博主发布的信息虚假,则捐款人可以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要求博主退还收到的捐款。同时,如果骗取的捐款数额较大,博主还涉嫌构成诈骗罪,依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博主所发布的虚假信息,一般遵循通知-删除规则进行处理,除非平台对于该博主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属于明知或应知,否则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赵占领说,视频平台对于用户发布的视频,没有事先审核的法定义务,但是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需要先审后发,只是这个属于行业规范,而非法律文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对于如何避免“卖惨骗钱”事件的发生,赵占领指出,从平台角度而言,尽管对于用户发布的内容没有事先审核的法定义务,但是对于用户发布的求助信息,也应当采取合适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其真实性,并且不能对其进行推荐。
针对up主小昭事件,B站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平台方面对这类信息的调查核实能力有限,平台呼吁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捐助,但是粉丝们有时候会基于捐赠路径、时间周期、公开性上进行考量,平台不能全部封死,“像小昭这样的是极少数”。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记者:吴佳灵 实习生 魏超豪);上海法治报
整理:小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