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特稿|疫情下的暑假:谁在坐过山车?

南方+ 记者

这个暑假,因为疫情,这些佛山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般”。

颜晶一家三口被困扬州已经一个月了。最近几天,儿子所在的学校要求每天上报健康状况。“最担心小孩能否顺利回到佛山开学。”

在扬州1000多公里外,伍驹一家四口从厦门思明区回到佛山后,便开始居家隔离。由于平时一家人作息时间不一,这是他们难得的相聚时光。“没有烦躁的心情,反而觉得有点庆幸。”

黄梦佳刚结束14天的集中隔离。半个多月前,她出差安徽,回程因途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收获了人生第一个红色粤康码。“那是生无可恋的两周,一想到跟1岁多的女儿分开就流泪。”

根据国家卫健委8月12日通报,截至8月11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1例,超过220个区域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在20多天的时间里,疫情已蔓延多个省市。

距离佛山发布“非必要不出省”的呼吁已快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市民按下暑期出游暂停键,旅行社也被迫“放暑假”。他们每个人都期盼着疫情早日消散,回归正常生活。

颜晶期盼扬州能早日战胜疫情。

颜晶期盼扬州能早日战胜疫情。

扬州成本轮疫情“重灾区”了。

每天打开手机查看扬州疫情地图,是颜晶最近养成的习惯。橙色代表新冠确诊病例,那色块每天都在变大变深。离她最近的新冠病例仅200米。在千里之外的扬州,颜晶无奈地过上“数日子”的日子——

7月11日,颜晶带着8岁的儿子从佛山出发,经停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到达江苏省扬州市,探望常驻当地工作的丈夫。

本来一切如常。然而,7月20日的一则新闻打破了一家人平静的假期生活: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检测到阳性样本9例。扬州疾控发布通知,要求7月10日以来有南京禄口机场经停史所有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7月23日解除隔离后,她和儿子回到位于扬州主城区的小区内。从那天起至今,颜晶一家就再没有离开过小区。7月28日,扬州出现本轮疫情第一例确诊病例,防疫形势陡然升级。

7月31日夜,扬州发布通知称,封控主城区通往全市其他地区的道路、暂停主城区公共交通。这意味着,8月1日起,扬州尤其主城区基本处于“封城”状态。

因为“封城”,颜晶丈夫工厂里的货物无法发出,处于停工状态。一家人从佛山赶来,本打算到上海、南京等地玩一趟,但现在只能在小区活动了。

虽然早已做好“艰苦”抗疫的粮食储备,但颜晶还是“失策”了。

为了买到新鲜肉菜,颜晶早上6时就起床刷生鲜平台,每个半个钟就上去刷一刷,有平台上线就马上买菜,有饭店开门就立即预定午餐,但能不能送达未知全是未知,全凭运气。这几天,颜晶终于买到新鲜肉菜了,有苦瓜、玉米、豆角、番薯叶,都是独立包装的,价格跟平常一样。8月9日还买了20斤大米,管吃饱肚子。

从7月20日至今,扬州市已有确诊病例超400例,疫情严重程度超过南京,成为病例数最多的地方,且目前每日确诊病例数量仍在不断增长。

现在,颜晶唯一期盼的是,快点看到数据出现拐点的好消息,早日带着儿子回到佛山,顺利开学。

比起颜晶,伍驹一家四口顺利从中风险地区回到了佛山,已经结束居家隔离,回归正常的生活了。而他们一家终于过完了在“家门口”的倒计时生活。

为了让刚结束高考的女儿放松一下,家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北江社区的伍驹在暑假之初就做好了带家人到厦门旅游的计划,并订好了7月28日出发、7月31日返回的高铁票。

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外出。

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外出。

一切按计划进行。直到回到佛山,伍驹才看到新闻推送:7月30日晚上,厦门报告一名本土确诊案例。厦门市思明区被定为中风险地区。虽然他们旅游时活动的地方距离暴发疫情的小区有10多公里,但还是第一时间跟居委会和单位报备。

家里最躁动不安的是伍驹4岁多的儿子。他情绪有些波动,旅游回家后不能下楼去公园玩,还要捅喉咙验核酸。他说以后都不想去旅游了。

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还有黄梦佳。她的心情跟伍驹的有所不同,一开始“充满了慌乱”。

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暴发疫情。当天晚上,黄梦佳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回到佛山。

因为飞机延误,在机场逗留了超过4小时,我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红色粤康码,成了需集中隔离的人员。当知道要集中隔离时,我很慌乱。因为家里一老一小还没有接种疫苗,万一不幸中招了怎么办。

黄梦佳所在的隔离酒店房面积不到20平方米,没有阳台,每天除了靠着床背坐着,就是坐在书桌前工作,日复一日。

隔离酒店里,一日三餐由工作人员统一送餐至各房门口自取。

隔离酒店里,一日三餐由工作人员统一送餐至各房门口自取。

7月28日,集中隔离的第7天。南京市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案例超150例。中午黄梦佳收到酒店的“出关”通知。本是满心欢喜,但下午却收到居委会电话说:因防疫升级,未能解除隔离。

当天黄梦佳出现了腹泻症状。酒店前台服务人员很紧张,详细咨询了她的身体状况,安排了医生指导用药,并破例让保洁阿姨在晚上将药送到房间。

尽管已经解除隔离一周多了,但黄梦佳回想起那段时光,心情依然很激动。

有人不能“放暑假”,有人就得被迫“放暑假”。

往年7、8月是暑假的旅游高峰,也是旅行社生意的旺季。今年因为疫情,旅行社得“放暑假”了。

今年年初石家庄等地出现疫情,打乱了旅行社春节的销售计划。等到3、4月疫情平复了,旅行社开始推广以大自然为主的景点景区,却又遇上了5月底到6月的广佛防疫严控期,被迫停工,原想着暑假生意会有点起色,不料全国多地又出现了疫情。

疫情让不少人的出游计划“泡汤”了。

梅惠珊和姐姐一家原定8月1日出发到张家界旅游。行程包括了出现多个新冠确诊病例的《魅力湘西》剧场。7月28日,佛山疾控呼吁,“7月17日以来从湖南省张家界市来(返)佛人员要主动报备,积极配合防控措施。”7月30日,张家界市关停了全市范围内所有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场等娱乐休闲场所。

梅惠珊原定请了5天的年假,最后取消休假,提前3天回到了工作岗位。她有不少同事都休假了,打算带娃旅行。其中一位同事叫林江,他本来打算8月3日到四川旅行的,但看到新闻说四川绵阳有疫情后,也取消机票了,改为潮汕自驾游。

在这个因疫情而经历“过山车”的暑假里,他们都有共同的心愿:但愿疫情早点过去。

(文中颜晶、伍驹、黄梦佳、刘佳琪、梅惠珊、林江均为化名)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高绮桦

【图片】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编辑 朱苏娇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