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机场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楼,
机场规划引入深惠城际轨道延伸线路,
高水平建成赣深铁路惠州北站
和广汕铁路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
扩容升级厦深铁路惠州南站……
《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公众征求意见稿)》亮点满满。
根据《惠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惠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日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通告》发布,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惠州市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推进行业持续发展和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主要任务。规划期为2021至2025 年,展望到2035 年。
《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三五”时期,惠州市建设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门户成效显著,《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含中期调整)主要指标顺利完成,惠州市基本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大交通格局。
《规划》(征求意见稿)
篇幅较长,涵盖面广,
内容十分丰富。
小编摘选了其中的重点内容,
一起来看看↓↓↓
发展目标
形成“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
《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 年,构建支撑双区双循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顺畅、安全、生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对接广深莞、辐射粤东北、畅通国内外,形成“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初步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有力支撑惠州市建设大湾区东部交通门户枢纽、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12345”是指:
构建1大体系
一城一交的大交通体系
对接2大都市圈
广州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
打造3大战略性枢纽
国家沿海主要港口
千万级干线机场
区域重要铁路枢纽
建设4个高质量融合示范
交通轴线与产业带融合示范
综合客运枢纽站场与城市发展融合示范
都市圈毗邻地市跨界地区镇街路网融合示范
地级市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融合示范
形成5 个交通时空圈
通过高快速路惠州市内主要组团之间30分钟左右互通
通过高铁惠州市与深圳、广州、东莞、河源、汕尾之间30分钟互通
惠州市与香港、珠三角和粤东其他地市之间60-90分钟互通
与粤西、粤北其他地市之间2小时左右互通
通过高铁和民航惠州市与相邻省份省会城市和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互通。
展望2035 年,内畅外快、便捷开放、高效带动、智能绿色的大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全面建成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撑惠州市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机场:
惠州机场: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楼
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干线机场建设,近期按照飞行区4E 标准,推进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提升机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
机场规划引入深惠城际轨道延伸线路、城市轨道交通、惠坪高速及机场高速等重要集疏运线路,预留高铁通道,构建以机场为依托的区域性门户枢纽。
加密惠州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空间的航班;谋划开放空港口岸和开通国际航线。到2025 年,民航机场旅客年吞吐量预计达到500 万人次。
构建覆盖全市及周边海域的通用航空综合服务网络,研究惠东、博罗、龙门等地的通用机场选址,谋划通用机场产业发展。
港口:
惠州港:力争成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沿海港口发展以石油及化工品运输为主、集装箱业务为辅、水上客运为补充,大力推进石化产业和滨海休闲旅游业发展,争取打造能源自由贸易港。
内河港区以能源、原材料等散杂物资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喂给运输,着重推进内河港口货运码头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支持沿江产业发展。
到2025 年,万吨级以上码头达到40个或以上,港口吞吐量达1.3 亿吨,主要出海航道等级提升到5 万吨级以上。
力争将惠州港打造成为以石化能源、集装箱、散杂货运输为主的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铁路:
规划形成“四主七辅”铁路枢纽体系
规划形成“四主七辅”铁路枢纽体系,夯实惠州在大湾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地位。在具备条件的铁路客站建设站内便捷换乘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推动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融合发展。
“四主七辅”
四主:惠州北站、惠城南站、惠州站、惠州南站。
七辅:惠州西站、博罗站、博罗北站、罗浮山站、惠东南站、惠东站、仲恺站、龙门站(规划广河高铁站)。
高水平建成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和广汕铁路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扩容升级厦深铁路惠州南站,规划大亚湾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满足轨道交通接入条件,提升枢纽服务能力。
高速铁路形成“三横一纵”主骨架,建成赣深铁路惠州段、广汕铁路惠州段、深汕高铁惠州段,融入京津冀-粤港澳主轴、长三角-粤港澳主轴,实现惠州-广州、惠州-深圳30分钟互通。
“三横一纵”
三横:厦深高铁惠州段、广汕高铁惠州段、深汕高铁惠州段。
一纵:赣深高铁惠州段。
城际铁路加快连线入网,实施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推进深惠城际坪地至沥林北建设,积极推动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惠州段相关工作;规划深惠城际延伸至惠城南站、机场、惠东。研究深汕城际走廊。到2025 年,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约380 公里左右。
规划建设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形成市区到大亚湾的便捷通道。规划研究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铁路专用线,提升京九铁路泰美、杨村站场功能,谋划连接惠州机场-惠东南站-惠东站-稔平半岛的轨道交通线路。
公路:
形成“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
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
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全力推进1 号公路(惠霞高速)建设,推动陆海呼应、江海联动。
全面对接广深科技走廊,加快实施东西轴线(惠坪高速公路、惠州机场高速)及沿江轴线(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带动沿线产业和组团片区发展。
基本形成“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
基本形成“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到2025 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10 公里左右。
新建深汕第二高速惠州段,完成沈海高速惠州段扩建,实现惠州与深圳市及深汕合作区已建高速公路均达到6 车道或以上。
建成惠龙高速,实现市区与龙门县之间高速公路1 小时互通。
加快推进长深高速河源热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扩建工程惠州段和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建设,开展龙门至仲恺高速前期研究工作。
“九横八纵三加密”
九横:汕湛高速惠州段+广河高速惠州段、广惠高速+广惠东延线+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河惠莞高速惠州段、甬莞高速惠州段、沙田至清溪高速公路、惠州至坪山高速公路、沈海高速惠州段、深汕第二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惠州段。
八纵:河惠汕高速公路惠州段、惠湾高速及水口支线、长深高速惠州段、武深高速惠州段+韶惠高速惠州段、惠大高速+惠龙高速、龙门至仲恺高速、大广高速惠州段、从莞高速惠州段。
三加密:惠州至坪山高速公路惠州机场高速支线、惠州至坪山高速公路新圩支线、惠湾高速惠东支线。
加快对接广深莞路网
增强惠广、惠深、惠莞、惠河、惠汕、惠韶等通道能力,重点推进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之间道路的规划建设,以及现状道路升级、断头路打通等,与高快速路网共同形成干支协调、能力充分的高质量衔接路网。
与广州对接方面,加快推进惠肇高速建设工作,尽快打通与广州直联的第二通道,充分释放沿线土地开发潜力,实现广惠协同发展。
与深圳对接方面,加快惠坪高速建设,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战略,主动与深圳对接,实现两地深入融合发展。
与东莞对接方面,加快完善中部轴线建设,构建一体化区域衔接路网体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构建中心城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道路体系
构建中心城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道路体系。实施金龙大道快速化改造、南山快速路、惠泽大道改造等项目,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中心区主要区域与最近高速进出口10~15 分钟可达,中心城区路网密度达到8 公里/平方公里左右。
“两环十射”
两环:内环(三环路)、外环(四环路+1 号公路+惠河高速)。
十射: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民大道、惠泽大道、惠澳大道、南山快速路、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江南大道。
推进中心城区过江通道规划建设
推进中心城区过江通道规划建设。完善跨江通道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体现“一桥一景、大气磅礴”特色,推进1 号公路跨东江大桥、鹅城大桥、1 号公路跨西枝江大桥、东西轴线跨西枝江大桥、中部轴线(沙澳大桥)等建设,加强江河两岸交通、经济联系。
规划建设丰山隧道,增强西湖景区主干道路通行能力。
《规划》征求意见时间:
2021年8月9日至9月8日。
意见建议反馈:
1、书面信函:邮寄至惠州市惠城区江北文明一路25号交通大厦五楼,邮政编码516003,收件人鲁工、陈工,联系电话0752-2829806。
2、电子邮件:邮件发至jtjghk@huizhou.gov.cn。
来源: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惠州新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