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之下,佛山校外培训市场何去何从?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8月12日,佛山市南海区灯湖第六小学(下称“灯湖六小”)的暑期托管班即将结束,主要服务的是新二年级至新六年级的学生。而在一条马路之隔的培训楼里,一群即将“幼升小”的孩子们则在校外托管班学习着拼音、数学、识字等课程。“相比往年报名人数少了很多。”不少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

自近期教育部推出“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以来,记者走访佛山多个培训机构,发现总体经营情况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大多机构面临招生人数锐减甚至倒闭的困境,而学而思、卓越教育等则依然一位难求。当前,为学生“减负”已成为大势所趋。新的政策下,佛山校外培训市场将何去何从?

灯湖六小斜对面的校外培训楼。王雅铄摄

灯湖六小斜对面的校外培训楼。王雅铄摄

市场:冷热呈现两极分化

8月2日一早,市民梁先生送孩子到五六点智慧托管机构参加为期15天的幼小衔接课程学习。“暑假我们要上班没时间照看他。明年孩子就要到灯湖六小读一年级了,先提前让他适应下,怕开学会跟不上。”梁先生说。

“我们都是小班教学,现在已经开始上课了,报班的话需要尽快。”五六点智慧托管的胡老师说。记者咨询了其余几家培训机构的情况,发现各培训班的暑假班均还在正常授课,课程以幼小衔接班为主,大部分已进入暑假班第二期,一般一期为10到15天不等,但由于报名人数少,都仅能开一个班。

2019年9月,随着新学校灯湖六小的正式开学,这栋培训楼里陆续入驻了对点教育、祝博士教育、知一艺术、精记忆等近10家教辅、托管、艺术类培训机构,由于毗邻学校需求旺盛,生意曾一度火爆。

“因为疫情,我们是去年暑假才正式开班,最理想的时候每个班都爆满。但是今年疫情叠加‘双减’政策的影响,报名人数比去年少了将近一半,第二期仅有不到10人报名。”祝博士教育的廖老师说。

位于一楼的对点教育培训中心人数则更少。原本幼小衔接课程最少5人起才开班,到第二期只有2人报名,也只好继续开下去。

受影响的不仅有相关培训楼,还有位于各大百货商场内的多家培训机构。记者走访发现,禅城区百花广场的培训机构主要集中在四五六楼,像思考乐教育和选师无忧这些语数英辅导机构,以及师大少年宫和秦汉胡同国学这些兴趣班都在正常招生营业中。

据了解,师大少年宫占地3000平方米,开设舞蹈、声乐、少儿编程等课程,但目前生源极少。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少年宫是今年新入驻佛山的,主校区在广州,目前正在逐步安排开设班级,同时疫情影响的原因也使得课程安排相对滞后。而少年宫隔壁的逆时光舞蹈门口张贴了疫情关门通知,大门呈现紧闭状态。

此外,由于南海区城市广场在整改以及疫情等原因,其内乐学·品读行、清大学习吧、晋师教育等多家培训机构都呈现关门状态。而乐学·品读行隔壁的卓越教育已于去年搬迁至南海桂城越秀悦汇天地。

清大学习吧门口张贴了疫情关门通知。钟碧云摄

清大学习吧门口张贴了疫情关门通知。钟碧云摄

一边是难以维系、濒临关门的中小培训机构,另一边,学而思、卓越教育、星火教育等具有知名度的培训机构报名依然火爆。8月初,记者来到位于禅城区卫国路的学而思培优校区教学点咨询。负责接待的何老师表示,新二年级培优班已经报满,仅在百花广场仍有秋季班的一个名额,欲报从速。

国学、游泳等兴趣类培训机构报名状况也较为乐观。百花广场内的秦汉胡同国学目前正在上课的大多是书法课和围棋课的学生,其中书法课室有5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毛笔字。据秦汉胡同国学的何老师介绍,很多家长是比较支持中国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生源主要以附近的学生为主。

顺联国际桂城店四楼是专门的文体教育培训地,开设了多家培训机构、书店以及健身房等,培训机构目前均为正常线下授课。其中,学大教育暑期陪读班专为二至六年级设置,以作业辅导为主,穿插科普教育和书法练习,家校全程视频监管,同时也开设中小学和艺考培训。优悦教育称不作对外广告宣传,生源以熟人或者家长介绍,了解情况需要带孩子和其成绩单进行面议,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安排班级和课程。

顺德大良新桂中路绿茵花园附近汇聚了星火教育、明士教育等众多教培机构,被称为顺德“培训一条街”。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多家培训机构人来人往,许多学生陆续上下课,教培行业并没有遇冷。多家机构表示,目前在补习的都是之前已经交费的学生,而佛山本地关于“双减”的具体措施还没有出台,暑假仍可照常补课。

顺德大良新桂中路绿茵花园附近的“培训一条街”。张筱莜摄

顺德大良新桂中路绿茵花园附近的“培训一条街”。张筱莜摄

应对:将课程调到周中或线上

7月2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首次明确九大类不能补课的学科类科目,并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目前佛山本地暂没有细则要求,暑假的课我们也在本周就结课了。”学而思培优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分校于2017年成立,目前在禅南顺共有9个校区。秋季班周末将不开课程,都会调整到周中上课,严格按政策规定去执行。

“当然对于一些需要住宿的私立学校,学生上不了面授的可以考虑在线上课,如果实在都不合适,或者本身不需要再上课的,家长都可以申请退费。我们从创立之初就有完善的退费体系,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该负责人说。

位于卫国路的学而思培优机构。王雅铄摄

位于卫国路的学而思培优机构。王雅铄摄

“我们证照都是齐全的,现在补习的需求那么大,也谈不上会失业。”对于开学后教培行业的走向,许多机构同样表示已经有所准备。针对周末禁止补课等规定,有不少机构表示时间会改成周一到周五。

卓越教育已开设13年之久。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该机构许老师表示,目前秋季班仍会正常开设,因为秋季班已有大部分家长报名,如家长有退费需求也会按要求给予处理,但寒假及其之后是否还会在开班则有待商量,或许会根据政策转变课程培训内容,向艺术文化课靠拢,但机构大概率不会关门。

多数培训机构对于“双减”政策是否会带来业务影响仍处于观望阶段,也有人担心师资的流失。祝博士的廖老师称,自己曾从民办学校转行到培训机构,目前并没有离职打算。她认为,目前这个行业处于过渡和缓冲期,之后该如何优化转型是关键问题。

有培训机构透露,将升级场地内的硬软件配置,比如购置一批新的午休床,考虑发展图书室、咖啡馆式自习室等形式,学生可以下课后去,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做作业,并有老师陪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锐知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午休床。钟碧云摄

锐知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午休床。钟碧云摄

在教培行业工作了多年的冯先生有不同看法。“风向不对,我已经跳槽了。”他认为,政策收紧后,学科类培训的生意肯定越来越难做,现在他比较看好素质教育方向的培训,比如互联网+记忆力教育,着重启发和培训孩子的逻辑思维。

确有机构已经开始往素质教育品牌转型。8月11日,在成立13周年之际,好未来旗下儿童素质教育品牌励步宣布品牌全面升级,发布全新品牌主张——“每一步,自在生长”,并将在全新的励步儿童成长中心推出戏剧、美育、益智、口才、读物五大素质教育产品。

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群体更是高度关注,喜忧参半。不少家长表示支持,认为可以更大化地促进教育公平。但也有家长抱怨一些培训班考虑发展“一对一”等小班精英教学,收费反而更高。

“对于我们家长而言,送来培训机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暑期过得充实一点,能够衔接得上新课程,同时能有个安心的地方管理孩子,在时间上也方便我们接送。如果这些培训机构不开了,是否会有相应的解决政策是我们最关心的。要是学校的设施完善,有类似的托管辅导服务,我们也不想把孩子送到外面,哪里会比学校好呢?”梁先生说。

专家:关注家长需求并疏导焦虑

8月6日上午,佛山市教育局上线佛山市党风政风行风网络互动栏目《对话民生》节目。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管理上,佛山市教育局透露,将从严审批机构,坚决落实“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要求。

佛山市教育局上线佛山市党风政风行风网络互动栏目《对话民生》节目。来源:@佛山教育公众号

佛山市教育局上线佛山市党风政风行风网络互动栏目《对话民生》节目。来源:@佛山教育公众号

据介绍,佛山市教育局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的学科类的培训机构也将重新审核,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按照新要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需办理办学许可,教育部门将制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进行审批,发放办学许可证。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已经销售的,根据国家‘双减’文件并征求家长意愿,坚决予以清理整顿。”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佛山将会从校内和校外两条线同时发力做好‘双减’工作,将减负和提质结合起来。”该负责人介绍,其中课程改革将推进“1258”强基工程:“1”是指创建100所左右的课改样本校,推动课改;“2”是指创建200个左右的学科教育研究基地,推广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果;“5”是指创建500个左右示范教研组,建设品牌学科;“8”是指评定800个左右的教改先进个人。

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家长们对学校发挥主体作用的期待大大增加。为此,“双减”政策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也对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据透露,佛山近期将出台相关完善细则,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落实省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100%全覆盖要求,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育人水平。

环湖小学开展暑期托管班,孩子们在武术课上练习基本动作。戴嘉信摄

环湖小学开展暑期托管班,孩子们在武术课上练习基本动作。戴嘉信摄

在服务时间方面,要求提供服务的学校下午课后服务持续到18:00;在服务收费方面,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其中,早餐和午餐根据成本据实由学生家长全额负担;常规托管部分,家长无需缴费;其他素质拓展类课后服务部分,实行合理收费,由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方式开展。

此外,为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佛山将明确校长是作业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四到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通过校内课后托管,保证学生在学校托管期间基本能够完成课业,不需要带回家。

“托管服务是以学生为直接对象,学生的健全成长才是最终目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在校外学科培训从严治理的大背景下,学科类的培训时长、总量一定会减少,但具体减少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未来只有当校内托管有更丰富且质量更高的内容服务,才会真正带动学生回到学校接受托管,减少校外培训的实际需求。

也有专家提出,在抓培训供给侧治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训需求侧疏导。教育名家、天河区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广州中学名誉校长吴颖民提出,“双减”政策的系列措施可用三个词总结:改善供给、强化管理、引导需求。其中,引导需求是问题关键。如果政策仅仅靠“堵”,家长们的需求又无法满足,那可能会导致“攒小班”“请家教”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引导家长需求、减少升学焦虑非常重要。

“要做好‘双减’工作,还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合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教育和社区要更为深刻、准确、全面地领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不能再追逐营利;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双减”并不是要关停所有学科培训机构,只是让学科培训机构回到其应该有的定位上,不要刺激教育焦虑。受教育者成熟、理性,从对孩子成长负责出发选择校外教育培训,这也是促进培训机构规范经营的重要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王雅铄 蒋晓敏

【实习生】钟碧云 张筱莜


编辑 黄逸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