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龙岗的大运十年:一座城的成年礼和青春之路

南方+ 记者

00:21

南方观察|龙岗大运十年:一座城的成年礼和青春之路 

“大运会过去十年了,我很怀念它。”今天,很多人陷入了一波回忆杀。

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8月12日,世界目光聚焦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南海之滨开幕。

暗蓝苍穹之下,在五色变幻的灯光映衬之中,位于深圳东部的标志性建筑群璀璨夺目——大运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就像3颗水晶石镶嵌在湖面,呐喊和欢呼声从庞大的建筑中传出。

2011年8月16日,大运场馆亮灯。

那一年,龙岗区建区已18年。十年风华,龙岗人对于大运会久久怀念,因为她是这座城的“成年礼”,而之后的十年见证了龙岗快速成长的青春历程。

——十年前,因大运而起的一批国际A级标准的场馆、轨道等城市设施成为龙岗持续推进城市化的崭新起点。借着大运会这一历史机遇,龙岗的发展开始了新的出发。十年间,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商业配套大规模兴起,与大运场馆并列的众多地标不断涌现,如“三馆一城”、国际大学园等与大运场馆一起,成为了这个城区的“顶流”地标。

——十年来,“大运”二字背后所代表的“高端”“国际化”等特质也融入了龙岗发展的基因。大运新城、大运软件小镇迅速崛起,“大运”成为这座城市IP,为龙岗的高质量发展代言。打好“大运牌”成为了龙岗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密钥,如今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大运AI小镇正蓄势待发.....

——十年来,“大运”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创新、进取、实干、协作、奉献”的大运精神已经内化于龙岗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大运会是龙岗人第一次以举办运动盛会的方式零距离地、大规模接触世界,开阔龙岗人的视野,提升龙岗人的自信,十年间龙岗举办众多国际级赛事、与全球各大创新高地的频繁交流、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的宏伟设想,都是大运会之后,“对标世界、放眼全球”的意识不断融入龙岗人的意识之中的反映。

2011年3月,建设中的大运片区。

2011年3月,建设中的大运片区。

始于盛会,融于发展,久于精神!28岁的龙岗,回望过往十年,2011年8月12日,千万人所发出“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的呼声宛如耳边。

重温十年前的大运,龙岗也当不忘“从这里出发”的大运初心,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再一次出发,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率先示范,推动三十而立的龙岗成为深圳版图上的“璀璨明珠”,努力打造一个创新动力强劲、产业优势厚植、文化丰富多彩、资源配置均衡、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

“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从超过1.6万条征集口号中脱颖而出,这是深圳大运会的响亮口号。

大运会的举办,对龙岗意义深远,是龙岗多重意义上的“起点”。加速融入特区一体化、城区建设加速现代化、全区第一条地铁轨道,都因大运会而起步。

201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特区一体化建设拉开帷幕。地处深圳东北、被称为“关外”的龙岗开启了缩小特区内外“发展鸿沟”的加速跑。

时,龙岗的城区发展因为大运会而急速加快。大运会、地铁3号线、体育新城、大运中心……这些成为了市民口中令人兴奋的字眼,身边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市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城市建设高速推进。体育馆、后勤设施和大量的市政公路等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改变了原特区管理线外龙岗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全民努力打造一流的城市社区、社会治安、生态环境,也极大改善了城市管理,带动龙岗城市形象迅速跃升。

地铁驶进了城区。在深圳获得大运会举办权的三个月后,地铁3号线龙岗段正式开工,把龙岗带入“地铁时代”的同时,也拉开了城市的新布局;“坐3号线去看大运会!”市民们满怀期待着,可以乘坐高速宽敞的地铁到龙岗观看体育赛事。

中国选手苏炳添夺得男子百米季军。

旧城改造和商业配套也旺起来了。市政建设的直接推动,全面提升龙岗的城市功能,极大改善城市管理。沿着3号线龙岗段,平均每两公里,就有一家商业综合体,形成了巨大的商机,吸引大量人来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

“办赛事也要办城市”。大运会与龙岗就是一对典型的例子。一项国际性赛事的筹办,与城市建设的推进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上演着深入互动。

龙岗区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此总结:大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加速了龙岗的城市化进程。我们以迎办大运为契机,全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市容环境“大变样”、生态环境“大优化”、市民素质“大提升”,龙岗城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城区功能显著改善。

2011年1月,大运场馆建设中。

2011年1月,大运场馆建设中。

可以说,大运开启了龙岗城市化进程的崭新时代,龙岗区现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如“龙岗蓝”成为常态,山环水润、水清岸绿的美景显现;坂雪岗科技城、国际低碳城等崛起,如今每个街道都有了重点发展片区作为区域发展“引擎”;国际大学园持续推进建设,“三馆一城”建成,一大批高水平学校、医院投入使用,深圳第二音乐厅、龙岗国际艺术中心、龙岗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有序推进;地铁10号线建成通车,14号线、16号线、3号线东延段、16号线南延段开工建设……

展望未来五年,深圳科技博览中心、大运枢纽、深圳音乐学院、深圳文物博览中心、儿童公园、港中大深圳医院等一大批规划性项目接续推进,将在“十四五”期间描绘龙岗更加绚丽的城市蓝图。

深圳大运会于龙岗的意义,不仅是重要的城市事件,正演变成了代表一座城区的“超级符号”

行走龙岗,你仍然能看到当年大运会在城区留下的印记,如同基因嵌入龙岗的肌理和发展脉络。

纵观龙岗区的城区发展规划,大运新城片区历来是区域发展的重点。

自2013年7月这一片区纳入全市重点区域的发展版图后,历经大运时代的“体育新城-活力新城”、后大运时代的“国际大学园,魅力新高地”,递进式发展成“东部中心核心区、深圳城市新客厅”,该片区整体定位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深圳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天安数码城.......龙岗数次在大运片区布局重要落子,它的发展已经和这座城区的未来紧密相连。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今年,大运片区在龙岗发展格局中的坐标再次刷新。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成为“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中的“智芯”,承载着引领全区发展的厚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过去,大运会吸引五湖四海的赛事人流来到龙岗;如今,“大运”仍是枢纽和流量的代名词。

“下一站,大运。”3号线上响起清脆的报站声,一座地铁站因大运会而得名。如今这座车站的站厅正在加速“扩容”之中。明年,深圳东部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枢纽将投入使用。龙岗一直被诟病的轨道线网密度,正如蛛网般延伸,渐渐舒展了筋骨。

大运枢纽。

过去,深圳大运会首创虚拟传递火炬,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火炬传递方式作出了创新探索;如今“大运”仍是是改革创新、主动求变的象征。

大运站出口旁的大运软件小镇。这里曾在5年时间内孵化、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家。走出了柔宇科技、云天励飞、怡丰停车机器人等一批明星企业,被业界称为“高新企业的摇篮”。很难想象,2013年11月以前,这里还是一个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社区老旧工业区。

近期迎来首批签约入驻项目的大运AI小镇,是龙岗聚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新试验地,目标5-8年内打造成产值百亿产业集群,目前首批包括华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内的6所科研平台、13家标杆企业、3家知名商家已签约入驻。

大运新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大运软件小镇、大运AI小镇......“大运”的名字,犹如一个“IP”,其所代表的创新进取、对标国际和开放包容的深圳大运会精神一脉相承。

大运软件小镇。

大运软件小镇。

未来继续打好“大运牌”,与龙岗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持续擦亮大运这张“名片”,是龙岗再次转型转出新天地的重要抓手。

“大运会,开在我家门口。”“有了大运会加持,龙岗人心里提气。”

十年前,大运会拉开了龙岗与国际接轨的序幕。四年多的筹办和12天的赛事,让龙岗居民的自豪感和参与感“拉满值”。

初试国际化不只是城市的妆容,还有这个城区的民众。他们不但向运动员和外界展现了他们的热情,也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和摸索如何以国际化城市市民的姿态与世界对接。

在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体育盛事中,龙岗人全民参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来深建设者以“主人翁”精神迎接大运会,让深圳特区精神、龙岗城市形象和公民素质得到集中展现。

“大运会刚开始时,大家非常担心场馆没有观众而出现冷场现象,但是大运会开赛后,发现龙岗人热情非常高,踊跃观赛,而且大家都非常遵守秩序,展现了龙岗人的文明风尚。”一位龙岗区政府人士回忆。

大运会带给居民的不仅是全新面貌的城区环境,还有全新的心态、视野和格局。

据深圳本地媒体报道,“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你再也看不到妇女穿着睡衣踏着拖鞋上街了,而这在以前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大运会期间,活跃在深圳的127万志愿者,无愧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的荣光。龙岗区有209个城市志愿服务站,数量在全市居首,全区城市志愿者上岗服务21万人次,服务运动员、观众和市民群众超过400万人次。

龙岗人在大运期间焕发出来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的热情,与大运会上奋力拼搏的身影,成为一道青春的剪影,一同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大运会让龙岗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运动员结缘,也帮助龙岗完成了一次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重要经验积累。

过去,承办一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被视作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今,龙岗已成为全国高水平体育赛事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NBA中国赛深圳站在龙岗大运中心打响。

CBA、巴黎圣日耳曼队、国乒名将、内马尔、姆巴佩、卡瓦尼等国内外体育界“顶流”接连在龙岗现身,近三年来高端体育赛事活动近200场。

2018年NBA中国赛深圳站在龙岗大运中心打响。

可以说,大运会的成功举办,让龙岗收获了一次开启国际化之旅的肯定和自信,拉近了与一座真正国际化城市之间的距离。

在深圳龙岗举行的国际冠军杯中国赛区深圳站AC米兰VS拜仁慕尼黑。

如今的龙岗,在拥抱国际化浪潮时,展现出更从容自信的姿态:深圳国际大学园里,诺奖学者落户,院士、海归云集;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将打造成为文体辉映、往来便捷、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过去以“大工业区”形象示人的龙岗,立志让宜居宜业宜游成为区域的最“硬核”的吸引力。

如今来到大运中心,公园里的健身步道,跑友们迈开脚步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大运时期所留下的重要运动场馆资源,定期免费向市民开放,全民健身的氛围在这里感受格外明显。

大运中心。

创新、开放、包容、奉献——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培育出的体育文化,也沉淀为独特的城市精神。

与世界级体育赛事共荣耀!从边缘郊区到深圳东部中心,大运会助力龙岗向一座真正的现代化城市转变,城区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国际化元素也日益凸显。

回溯过往,大运会的故事已经结束十年。

昔日,龙岗因大运更具光彩,

未来,大运因龙岗而更上层楼的篇章才刚刚开启

(横屏观看)2021航拍的深圳龙岗大运新城。

(横屏观看)2021航拍的深圳龙岗大运新城。

【策划/统筹】凤飞伟

【撰文】刘越亚 凤飞伟

【摄影】朱洪波 周游

【视频】龙岗融媒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