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怡海小学家庭教育课堂第二讲如期与您会面了!在上一期中,我们学习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方法,这一期,我们从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出发,帮助家长了解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在学习生活方面常见的困扰,掌握帮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从容上学。
孩子教育的推动不仅需要教师的手,更需要家长们的手。下面,让我们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为孩子开启小学生活做好科学的准备吧!
怡海小学“智慧父母·为爱起航”编委会
根据一份“关于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现状分析报告”数据分析,发现约有70%的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的衔接上,困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幼小衔接到底需要衔接什么?二是步入小学前,是否需要进行拼音和数学计算等知识经验的学习?
为了帮助家长们理清思路,解决困惑,我们梳理了家长对幼小衔接最关心的话题,让家长了解一年级新生心理发展特点,在入学前心理辅导和家庭环境的科学准备下,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在九月开学季从容入学。
❤了解我们的孩子❤
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年级新生大多处在6—7岁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①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不稳定,容易分心;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
②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③依赖性较强,凡事依赖成人监督,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④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
小学新生入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般来说,小学新生在入学适应上主要面临的难题有以下三个:
①环境的变化。
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
②学习方式的变化。
由以游戏和玩耍为主的幼儿园的生活跨越到以听说读写算为主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会不适应,具体表现为胆怯,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见解等。
③作息时间的变化。
幼儿园作息时间相对比较宽松自由,而上了小学就要严格遵守时间安排,不能适应变化的孩子容易出现上课精神不集中,玩弄文具,打瞌睡等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家长们可以怎么应对呢?小编来给您支支招!
一、心理辅导篇
1.学习兴趣的培养
入学前,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六岁左右的孩子内心对小学是非常向往的,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家长也可以上网给孩子找一些小学生在校活动的图片,与孩子一起边看照片边描述快乐的小学生活,唤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期待之情。
开学后,在学习方面,更需要家长花时间和心思帮助孩子维持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用上学、放学等接送孩子的时机与孩子聊聊他一天的所见所闻,也可以讲讲在校有趣的事情。
(2)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热情、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继续钻研探索。
(3)生活即学习。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户外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2.注意力的培养
六七岁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家长们可以这样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1)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
(2)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有时间概念。
(3)给孩子一个固定且安静学习的地点,尽量不要在孩子固定的学习时间内打扰他们。
(4)跟孩子说话避免重复啰嗦。和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
(5)有意识安排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活动,如下棋、画画、拼图、练琴等,锻炼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持久性。
(6)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可以带孩子到儿童心理咨询部门做检测和咨询,听一听专家的意见。
二、家庭环境篇
1.明确学习的位置。
首先在家里给孩子确定一个学习的“风水宝地”,桌上不要摆放太多杂物,尤其是玩具,然后对全家说:“这是我们家宝贝的学习宝地,不许谁来占用哦!如果要借用,需要跟宝贝报告一下。”让孩子从郑重的仪式、被尊重的感觉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2.保护专注力。
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去端茶送水,嘘寒问暖,避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若发现孩子有坐姿不当等问题,可以先用手机拍下来,等孩子写完作业后再委婉纠正他,如:“刚刚我看到你很专注,没忍心打扰你,你腰板挺直的样子真好看!”
3.凡事建立有序感。
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有序感。文具盒、书包、书桌等的整理,需要反复、多次、坚持。不只是整理外在的物品,同时关乎内在心理状态的有序,以及学习中思维条理、学习安排和对生活规划的有序。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不是教了就会了,不是会了就做到了,不是做到了就成习惯了。我们要坚持做到耐心、细心、用心。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读完上面的内容,对于孩子们即将开启的一年级新生活,您心中是不是比较有底气了?接下来我校还会继续推出“智慧父母·为爱起航”家庭教育课堂,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哦!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