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里长的枫春南路设置11条斑马线是否合理?交警部门回应!

潮州发布
+ 订阅

约1.8公里长的道路设置了11条斑马线,机动车频繁礼让斑马线降低通行效率;部分行人,自行车、电动车“任性”过马路,影响机动车礼让……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潮州市区枫春南路存在着一些交通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对枫春南路的斑马线进行优化,以及对行人、非机动车“任性”过街行为进行整治。那么,1条道路11条斑马线,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行人通过斑马线能否“守规”?斑马线上的交通情况是如何的?对此,交警部门有何看法和措施?记者进行了走访。

记者实地体验

车辆频繁礼让走走停停

8月9日8时许,记者驱车沿着枫春南路自南堤路口往体育馆方向行驶。通过南较路路口后,记者发现路面设置的斑马线多了起来,西新南路路口有两条斑马线,距离该路口约140米处即是前春街路口(市消防救援支队附近)又有两条斑马线。由于正处上班早高峰期,通过斑马线的行人逐渐增多。记者的车辆时而前进,时而减速停车礼让,一路走走停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方斑马线前,过往车辆正在礼让行人。

当车往前行驶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方时,这里有一条无灯控斑马线。为礼让斑马线行人,记者再次停车让行,等待时间大约是10多秒。

8时25分,记者来到该处斑马线附近蹲点,发现大多数车辆都能减速停车让行。当两拨行人或非机动车数量较多并且对向穿过斑马线时,车辆等待的时间最长约1分钟,双向礼让的车辆容易排起长龙。由于斑马线两侧都是居民区,且有一所幼儿园,早高峰过马路的人流密集。记者统计了一下,每1至2秒,至少有3名行人穿过这个路口,可以说“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即使在礼让行人后,前车刚刚启动,后车又必须再次停下礼让,车辆通行效率相对较低。

“斑马线设置过多,车辆走走停停和低速行驶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如果能根据实际取消部分斑马线,降低城市路口的停车次数,通行率自然会提高。”司机黄先生说,“距离斑马线不远处有一座在建人行天桥,待其竣工通行后,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取消附近斑马线的设置,以此提高道路通行速度?”

行人、非机动车“任性”过马路影响礼让

8时35分,记者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方斑马线看到,来来往往通过斑马线的行人仍然很多,双向通行的车辆绝大多数能礼让行人。8时38分,左侧车道几辆车先后停在斑马线前礼让前方一位要过马路的年轻人。谁知道,年轻人拿出手机边接电话边小步向前走。有的司机迫不及待,礼让一下后径直往前开去,有的则缓慢通过。

斑马线上,一名老人骑着自行车过马路。

在这个路口,记者发现任意过马路的行人、非机动车不时出现。有些人走到斑马线前,甚至不看一侧有没有来车,就向前“冲”;有些人则突然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闯入斑马线,让过往司机措手不及,不得不刹车让行。记者注意到,该处斑马线中间设置了8条铁柱,间隔约50厘米,部分车身较大的电动自行车过不去,一度卡死在这里。电动自行车前后多次挪动,让礼让的车辆等待更久。

“我们看到前方有斑马线,都会自觉让行,但一些行人或非机动车过马路太任性,诸如目中无车、‘磨叽’过街、突然骑车通过等,这些行为让礼让的驾驶员很堵心。车让人,人也要守规,双方互让互尊重,交通才会和谐,这样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过往司机王小姐向记者吐槽。采访中,也有机动车驾驶员表示,当车辆行驶至斑马线时,偶尔会遇到突然窜出的行人或非机动车,他们虽然会立即停车礼让,但担心会被抓拍处罚。

交警部门回应

逐步优化斑马线数量 加大过街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市交警部门。

市交警支队指挥大队民警郑汉端告诉记者,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规定:快速路和主干路上人行过街设施的间距宜为300—500米。此外,道路交叉口均应设置人行过街设施,交通枢纽、商业区、大型体育馆等人流量密集地点,应设置相应的过街设施。枫春路为主干路,附近居民区、学校、商超、路口等较多,人流量较密集,该路段设置的人行横道符合规范要求。

“枫春南路是城市道路,周边居民区较多,早晚高峰期,很多市民要上市场买菜,或载小孩读书。在确保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行人安全过街也是非常重要。”郑汉端说,原先,为提升机动车通行效率,枫春南路部分路口已被封掉,部分斑马线也被取消。为满足行人过街需求,留下当下的斑马线。为让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更加畅通安全,以后交警部门将结合路口行人过街的实际需求,逐步优化非信号灯控制路口设置的斑马线的数量,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

针对部分行人、非机动车不规范过斑马线影响车辆礼让,造成通行速度降低的现象,郑汉端说,一直以来,交警部门都有加强对行人、非机动车不规范过马路的整治力度,但一些市民仍然我行我素,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文明礼让是双向的,不只针对机动车,行人同样要遵守‘斑马线规则’。”郑汉端提醒,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应该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先观察左右车辆,确认安全后通过;在确定车辆让行后,行人也需要及时通过,这样才能提高道路通行率。此外,非机动车过斑马线时,驾驶人要下车推行通过,不可直接骑行通过。接下来,交警部门也将继续加大力度整治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方斑马线不远处有一座在建人行天桥,待其竣工通行后,是否可以取消附近斑马线的设置?”针对市民提到的问题,郑汉端说,该条斑马线一旦取消,非机动车过街非常麻烦,让市民搬车通过人行天桥实在是很困难的事。

那么,是否可以在部分无灯控斑马线上设置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引导过往行人有序通行?郑汉端说:“一条道路,如若设置过多的人行横道信号灯,过往机动车更容易走走停停,降低通行速度,影响整体通行效率。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是不设置的。”

“斑马线既是引导行人、非机动车有序通过道路的安全线,也是降低事故风险的生命线。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双方良性互动,不仅是交通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更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体现。”郑汉端提醒,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 交通整治齐行动

交警部门持续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今年来全市共抓拍处罚5642宗 现场查处1640宗

昨天,记者从市交警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潮州市交警部门持续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利用电子警察设备抓拍此类违法行为5642宗,现场查处1640宗。

“经过交警部门大力整治处罚,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行为明显减少。”市交警支队指挥大队民警陈焕林介绍,电子警察抓拍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后,交警部门的专业人员会进行审核。市民如果对交通违法处罚有异议,可以向交警部门咨询、反映。“如果遇行人正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机动车驾驶员将被罚款200元记3分。”陈焕林说,接下来,交警部门除继续加大利用电子警察对该类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外,还将不定时开展专项行动以及加强日常的巡查整治力度,严整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行为。

■ 链接

礼让斑马线、行人过马路知识知多点

1、机动车如何礼让斑马线?

交警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该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2、开车缓慢通过斑马线是否算礼让?

交警部门:不算让行,同样要被处罚。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车主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看到行人后,往往选择缓慢通行,一边观察是否会撞到人,一边缓慢通过斑马线。虽然这类行为有避让行人的举动,但是却没有做到礼让的原则,属于明显与行人争道的现象。

在道交法中,礼让与避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便行人存在翻越护栏、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在法律上都要求机动车必须避让。而礼让则是必须保持行人的优先通行权。

3、机动车是否需要礼让斑马线上的非机动车?

交警部门:需要。机动车驾驶员遇到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通过斑马线时,必须减速,停车礼让。

4、行人如何正确通过斑马线?

交警部门: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穿越马路时,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不要在斑马线上闲庭信步;行人在没有人行横道的情况下通过机动车道时,不得突然加速倒退或中途折返;行人通过斑马线时,不要低头看手机或者干其他事情,这样会影响他人车辆通行。

5、非机动车如何通过斑马线?可以骑车过去吗?

交警部门: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自行车,骑车过斑马线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下来推车过斑马线。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6、是否有办法提前得知道路前方有斑马线存在?

交警部门:可以看路面的标线,一般在快接近斑马线的地方,会出现“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它的形状是一个白色的菱形,意思是前方有斑马线,提醒车辆注意开始减速。

(文/图 潮州日报记者 李灿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