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17084d7a84757b0bef1ca044fc6e8.png) 
■编者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径。近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潮州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一项项成绩背后是潮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调动全社会力量,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乡村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体现。
即日起,《南方日报·潮州观察》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五个振兴”和“七条路径”,重磅推出“乡村振兴·潮州十二章”系列报道,立体深入梳理潮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亮点,总结经验,激发信心,敬请垂注。

土地流转、路通水通,农业生产基础更牢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农业生产销售体系更完善;三产融合激发效益,催生农业发展新业态;突破瓶颈,孕育资金、科技、人才力量,为乡村创新创业的探索实践提供新动能……潮州大地上,产业振兴的新篇章正在开启。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潮州强。潮州上下联动,推动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碰撞、融合,做好上层建筑和下层基础、上游生产和下游销售、上面延伸和下面支撑、上方突破和下方孕育四组“辩证法”,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兴旺,全力开创乡村产业振兴新局面。
上层建筑下层基础
筑牢农业生产根基
8月10日,一场大雨过后,东凤镇东凤四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在抓紧拆除棚架。“拆完大棚,我们就要开始改良土壤,9月准备进行新一轮育苗。”一旁,东凤四村党委书记陈友生正在与潮安区农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宗明交流。今年,该基地里培育的青椒、小番茄、茄子等品种产量颇丰,加上另外种植的鲜食玉米,总共创收80多万元,远销北京、上海、珠三角等地区。

东凤镇东凤四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在抓紧拆除棚架,准备改良土壤。许钰敏 摄
“以前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长期无人耕种,接近抛荒。”陈友生介绍,近年来,农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向村里承租400多亩抛荒、弃耕土地,专业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及推广。这片土地中的140亩为村集体所有,另外约300亩是零散土地,涉及500多户村民。
土地流转之后,曾经的“豆腐块”被拼连起来,该合作社还结合东四村土壤质地特性,引进优质果蔬品种,通过科学种养和集约化管理,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胡宗明介绍,他采用密种、剪枝的创新方式培育小番茄,现在大棚内小番茄亩产可达1.5万斤左右,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至4倍,收益也翻了几番。
土地资源“活”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经过多年合作,农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向东凤四村承包土地的租金由原来每亩80多元上升到现在400多元,村集体每年能收入五六万元,村民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分红。“我种了一辈子的田,没想到还能多增加一份稳定收入。”今年66岁的村民陈端庆十分感慨,他家中有5亩地,以前自己要起早贪黑去耕种,收入十分有限。如今将其中3亩地流转出去后,他每年能固定拿到1500元左右租金收入,自己也有了更多时间去做其他工作,收入来源增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东凤四村仅是潮州探索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更多土地流转的生动实践在潮州大地铺开——潮安区的下湖村、洋光村经过土地流转后形成田园风光美景,吸引大量游客打卡,激活乡村旅游经济;在湘桥区铁铺镇山后村,600亩土地流转后统一开发利用,种植藿香、艾草等中药材,变成“金土地”,每亩收益达1.5万元;在饶平县钱东镇仙洲村,百余户村民的零散农田变为生机盎然的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园,用产业“造血”带来长期效益……自2021年以来,潮州全市已流转土地面积约1.14万亩。
唤醒沉睡土地的同时,潮州也抓紧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疏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在道路方面,潮州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十三五”以来,潮州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改造132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186公里,建成具有特色的先行示范项目40个,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为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全市农村公路达4601公里。此外,潮州还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修缮恢复农田沟渠,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发挥抗旱排涝作用,助力撂荒耕地整治。
欲筑室者,必先治其基。土地流转激活更多土地资源,路通、水通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潮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的不断夯实,为潮州乡村产业振兴筑牢了发展根基。
上游生产下游销售
完善农业产业链体系
雨后的凤凰山上,水汽氤氲,茶香扑鼻。走进潮安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南馥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基地,一个标准化的“智慧茶园”映入眼帘:一张张明黄色的粘虫板整齐排列,一个个太阳能杀虫灯白天贮电晚上灭虫,一排排滴灌浇水设施星罗棋布,“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时刻运转,全自动茶叶色选机实现智能分选茶叶,包装车间在产品上印制二维码供消费者溯源……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新兴科技无处不在。

“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跟踪茶园情况,实现智慧管理。
“有了‘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我们时刻都能追踪到茶园的情况,实现智慧管理。”南馥茶叶公司董事长林伟周打开了智慧监测管理系统,可见温度、土壤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实时更新,茶园内各处情况均可通过视频进行监控。林伟周介绍,就在8月9日晚,由于雨势过大,茶园里出现山体滑坡,好在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并立马采取措施进行抢险,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该产业园建设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从基地到市场的可视化。目前,单丛茶溯源服务体系已经建成,通过“三确一检一码”,实现全程质量追溯。消费者只需要扫码,即可查看茶叶的采摘时间、品种介绍等信息。在销售环节,政府也积极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产业园内企业、合作社利用电商加强营销推介,推进园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品牌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整合,提高品牌知名度。
目前,潮州市共获批创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潮州市饶平县茶叶产业园、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丛茶产业园、潮州市湘桥区佛手果产业园、潮州市广式凉果产业园和潮州市饶平县水产产业园,全面实现了一县一园的布局。“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的模式,也在潮州诸多农业产业园内广泛运用。
在潮州市广式凉果产业园内,以广东佳宝集团为牵头实施主体,广东佳业食品、广东济公保健食品等企业为参与实施主体,按照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目前已种植潮州柑达4万亩、青梅10万亩、佛手果达1万亩,接下来还将建设良种良法培育区、特色水果标准化生态种养示范区、现代化广式凉果加工区、物流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打通全产业链条。

全自动茶叶色选机实现智能分选茶叶。许钰敏 摄
依托各地的资源和特色,潮州已形成了潮州单丛、文祠橄榄、金石花卉、江东蔬菜、浮滨狮头鹅、浮山柿饼、东凤芡实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随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推进,潮州更多农业特色产业得到挖掘和发展。截至目前,潮州全市已完成108个农业特色产业项目村建设,共认定特色农业专业村45个、专业镇4个。
潮州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之下,农业生产销售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成形。潮州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体系。线下,潮州支持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流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建立农产品展销平台、带农产品“走出去”参加展销会,打响品牌;线上,鼓励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借助“互联网+”创新产品销售渠道,搭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农产品仓储、冷链、直营、配送等设备设施,助力农产品“上云”、上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在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体系等多点发力之下,潮州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链条逐渐打通,产业链一体化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上面延伸下面支撑
催生农业发展新业态
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潮州各地的乡村特色产业已基本形成。如今,潮州开始借助农业这个“产业之母”发力,探索出多条产业的延伸路径,催生农业新业态。
进入8月,在潮安区江东镇,溪东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忙碌于收割水稻。“今年水稻产量喜人,可生产25万公斤大米,销售额预计达125万元左右。”在该合作社负责人黄继青看来,水稻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能结合田园风光,发挥观赏作用。
今年春夏,一幅由紫、黄、绿不同颜色水稻组成的“五彩稻田画”在江东镇诞生。这是潮安区溪东种养专业合作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绿色的田野中,不同颜色的水稻拼凑成建党100周年标识、“乡村振兴”“魅力江东”等字眼和农村元素图案,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下湖村构建“基地+景点+产业”新模式,推进“农旅一体化“。 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溪东种养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开始便尝试构建“基地+景点+产业”新模式,推进“农旅一体化”。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除了根据季节变化种植水稻、毛豆、土豆等经济作物,该合作社在科学利用土地基础上植入农旅元素,积极发展新业态,打造稻田画、建设花海、观光小火车、田间木屋、火车厢咖啡厅等一系列充满乡村气息的引流项目。在去年冬季到今年春节期间,共规划打造了总面积380亩农业观光旅游点,成为潮州市“网红打卡点”。“今年春节期间,这里每天的客流量最高达到1.5万人次,平时节假日能达到5000人次。”黄继青说。
今年开始,溪东合作社还设置了露营、自助烧烤、笋宴、茶座等休闲项目。在农旅基础上,合作社还开设了农事体验、“田间学校”等项目。今年以来,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前来体验插秧、收割水稻、采摘蔬果,这里成了青少年的露天课堂。
如今,经过土地流转出来的1400多亩田间土地,在溪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运营下,成为集花卉休闲观光、优质稻科技示范展示、精品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水果采摘休闲体验和儿童游乐等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产业效益。
现代产业要素的集聚促进了农业三产融合,农业综合体将农业的边界扩展到更广的范围,同时也反作用于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系统,互相支撑,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在潮州,探索三产融合的脚步正迈向更多领域。
山林如帽,其间为茶,山脚流水。沿着凤凰山一路向上,游客随意按动手机快门,即可收获满屏美景。“茶旅融合一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林伟周认为,尽管茶叶品质优良,市场走俏,但茶产业只停留在生产和销售上,无法真正扩大产业效益,只有结合旅游,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带动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让茶产业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凤凰山上采春茶。曾学先 摄
当前,棋盘樱花茶园栈道已建成、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开馆、东兴村“凤凰谷”项目推进中……潮安区凤凰镇正通过“单丛茶”与“旅游”这两张重要名片,使良好的生态旅游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相结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如今,潮安区茶旅生态游精品线路已被纳入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结合茶产业、潮州工夫茶文化,潮州还将打造凤凰文祠茶旅走廊,发展乡村旅游也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以农业产业为依托,潮州正加紧完善种养基地建设,开展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生态循环、特色农产品初加工、电商体验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将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休闲、教育、文化有机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
上方突破下方孕育
注入产业发展强大后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试错改正、突破瓶颈也是难以规避的环节。那么瓶颈何在?途径何来?
“产能销,余作粮;年有薪、耕有障。”潮州市饶平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黄锐鹏表示,在五谷丰登的基础上,拓宽销售道路是农民的第二愿景,也是产业振兴的发力点。
“近期,我们计划在‘潮州市扶贫产业特色馆’小程序、‘潮州扶贫馆’微商城上架饶平龙眼。”黄锐鹏称,今年饶平龙眼丰收,却因疫情等原因难以远销,加之本地购买力较弱,出现市场滞销、果农亏本的现象。在去年利用电商成功助销潮州柑和荔枝后,黄锐鹏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销售渠道,他表示现在更加驾轻就熟,今年将继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正与一些线上微商城洽谈合作事宜。

潮州市饶北物流产业园于2020年底建成,目前已有3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黄敏璇 摄
农村电商的兴起无疑为潮州乡村产业振兴装上了助推器。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中的制约因素,潮州不断拓宽解题思路,尝试新突破。去年,依托电商平台,潮州销售潮州柑等滞销农产,销售额达800万元,还举办了网上龙眼节、网络青梅节等多种推广活动。同时,为了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潮州出资100万元修建1000多平方米的饶平县电商服务中心,为全县21个镇(场)提供仓储和物流配送服务,并协调增发冷运专线,平均缩短运输时效4小时以上。按照今年印发的《潮州市千亿农业产业发展方案(2021—2025年)》,潮州将力争到2023年各县区至少设立1个县级农村物流流通中心,各镇至少设立1个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各行政村配套建设1个标准化的农村物流服务点。
产业振兴需要真金白银。为此,潮州加快补齐制度机制短板,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拓宽“三农”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今年,潮州启动“潮农路演”系列活动,邀请金融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专家等同台对话,实现供需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资本力量。在资金保障上,潮州还计划组建“潮农投”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打造乡村振兴“资金池”“资产池”。
依托驻镇帮扶工作,潮州计划由市级层面统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对乡镇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无抵押贷款。8月7日,在潮州市直驻浮滨镇帮扶工作队的协助下,农行潮州分行业务人员专门前往浮滨镇夏校等6个村,现场为茶农办理“茶叶e贷”业务14笔,发放贷款金额450万元。贷款到位,解决了茶农的资金需求。
潮州还全面推进新农人培育计划,优先充实基层“三农”干部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培育乡村振兴的“后备军”。目前,一批新农人正发挥才能,为各地乡村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产学研融合、科技下乡也成为潮州产业振兴的技术动力。自2015年起,潮州特设“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围绕潮州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的科技人才需求,从潮州高校、科研单位、科技服务机构中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科技特派员驻点挂村,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潮州通过搭建“潮味”平台、加大资金投入支撑力度、加强“三农”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构建起来,为创新创业的实践提供保障,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策划】达海军
【记者】许钰敏 陈树洁
【海报设计】吴嘉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