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江门非遗
你想到的是越陈越香、韵誉侨乡的新会陈皮
是苍老枯劲、雄浑大气的白沙茅龙笔
还是出神入化、融三家所长的蔡李佛拳?
聊及江门非遗
你是否话到嘴边,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8月13日
一场属于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
即将再次来袭!
你准备好了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促进国家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进一步推动我市各项文化事业迈上新的台阶,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合作推出,我市首个非遗文化可视广播节目特别策划——《非遗江门行》将于8月13日开播第十期节目。
从6月11日开始,逢周五下午5点到6点,在FM100.2江门电台播出的《非遗江门行》,带你听见、看见、走近我市的非遗项目,节目同时通过江门市广播电视台邑网通APP、一直播APP、江门电台抖音APP同步视频直播。
《非遗江门行》节目将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节目直播,展示五邑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和特色物产,提高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弘扬侨乡历史文化,讲好非遗故事、传播非遗好声音。
第十期《非遗江门行》将聚焦江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鹤山狮艺,届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鹤山鹤派狮艺会馆长黄永安老师和嘉宾舞龙舞狮国家级裁判员黄汝荣老师将亲临节目现场,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鹤山狮艺
一.关于鹤山狮艺的历史渊源
鹤山狮艺的祖师冯庚长又名“冯庚”,字展鹏,1852年出生于鹤山沙坪越塘大朗村,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自幼随其身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打下了深厚的武功底子。长成后师从在佛山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武艺、狮艺。由于勤奋好学,善于变化创新,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了鹤山派醒狮,遂与佛山醒狮成为代表南国醒狮的两大派。
鹤山狮灵巧活泼、情态可人。为了丰富醒狮艺术的内涵,冯庚长在武馆专门养猫,细心观察,悟出了狮型猫步,把猫的动作与性格融合到醒狮身上,形成“八情”(喜、怒、惊、乐、疑、醉、睡、醒),还有“五法”、“六要”、“八节”等等。冯庚长把佛山型的狮头作了改进,形态更威猛,狮被也略改短,使之配合与舞动更方便。他还创出了一套雄壮、悦耳而节奏感强的“七星鼓”法。
冯庚长的鹤山狮艺,既有扎实的武功基础,又有高难度的采青,还有神态逼真、千姿百态的情节表演,是一种惟妙惟肖的观赏性强的狮艺。冯庚长名噪一时,也得到行家的推崇,他的狮艺被各门派争相摹习。冯庚长到处表演,以教授舞狮为业,足迹遍及省港佛与南洋一带,他获得了“广东狮王”的美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香港武侠小说王陈劲先生曾著写《广东狮王冯庚长》,后《广东省志·体育志》对冯庚长也有专门介绍,也尊称冯庚长为“广东狮王”。
冯庚长的传人众多,第一代传人主要有:一是李洪光(嫡系首徒)、冯仍、易容、严三(三水人),一是李怡生等。李洪光、冯仍、严三等都在家乡授艺,李怡生则在海外传授“鹤山狮艺”。
鹤山狮艺的传承分为新加坡、东南亚一带和鹤山本土两大阵营。李怡生把鹤山狮艺传到新加坡,发起、组织“怡怡堂瑞狮团”。1939年,鹤山同乡会成立,即改为“鹤山醒狮团”。李怡生不遗余力,教授、发展鹤山狮艺,接着有各代传人如吕新尧、吕耀斌、梁肇富、冯国松等人的不懈努力,致使“鹤山狮艺”在新加坡不断发扬光大。
除新加坡外,“鹤山狮艺”在东南亚各国、地区都有深远影响,如在马来西亚,鹤山人组领的狮子队三次获全国十大冠军及总冠军,参加国际舞狮获季军;在印度尼西亚,2001年举办首届舞狮锦标赛,泗水广肇醒狮团以最高分夺标,并获传统(平地)醒狮表演赛第一名,麻里巴板广肇醒狮团获桩阵表演第一名;在人口不多、地域不大的汶莱也有“鹤山狮艺”传承活动。
在鹤山本土,“鹤山狮艺”承传有序,历久不衰,冯仍继承冯庚长衣钵,在沙坪冯家祠设馆授徒,徒众逾千,突出者有其儿子冯柏忠、冯柏义、冯柏良、冯柏信以及入室弟子冯祯。冯祯狮艺了得,采青技巧高超,名扬鹤邑,他又把狮艺传与冯昆杰(已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等人。现在鹤山大部分舞狮团队,仍承传冯庚长的狮艺,除大节日、喜庆大事舞狮外,还有市体育局等部门举办一些龙狮大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活动更活跃了。
鹤山现有不少技艺超群的醒狮团队,如冯庚长故乡的越塘村心村醒狮队,将冯庚长狮艺不断发扬光大,将狮子凶猛而又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十年代在鹤山的狮艺大赛中屡获冠军,是传统南狮的佼佼者;由江夏酒店组建的江夏醒狮团在师从冯庚长狮艺的基础上,近年又练高桩表演,在2001年5月福建厦门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舞狮邀请赛,夺得南狮第一名,同年9月,又在江门侨乡“灏景园”杯狮王争霸赛中获“狮王”称号;罗江醒狮队一直苦练传统狮艺,师傅众多,在鹤山颇有名气,后来又攻高桩狮艺,参加1999年“鹤山狮王”大赛,获“鹤山狮王”称号,2001年,参加江门狮王争霸赛,独占鳌头,成为“五邑狮王”。
鹤山狮艺正宗嫡系第四代传人黄永安,带领着同时也见证了鹤山狮艺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从1986、1987、1992年鹤山首届到第三届醒狮比赛,黄永安伴随着在父亲黄仕勤带领下自己村里的“古劳丽水新村醒狮团“参加比赛连续获得三届一等奖的好成绩,传承薪火一路接力,屡获殊荣。黄永安积极带领队伍参加江门市、鹤山市侨乡旅游节、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大巡游”等活动;并且在2016年广东省传统龙狮锦标赛中获得青年组第二名,在广东龙狮锦标赛中获得一等奖。鹤山鹤派狮艺会在2018年“汇源新都杯”鹤山百村传统南狮争霸赛最具网络人气奖冠军;2019年年全国乡村春晚联盟中国(广东佛冈)民间狮王大会获得“银狮”称号;2019“鹤山冯庚长杯”狮王争霸赛冠军,被鹤山市龙狮运动协会授予“鹤山狮王”荣耀牌匾;荣获2021年深圳市“红树林物业杯”传统狮比赛冠军并荣获“狮王称号”……
二.鹤山狮艺分布区域
沙坪、古劳、龙口、雅瑶、桃源、鹤城、共和等地,江门、九江、佛山、顺德等市县,还有享有狮艺之誉的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各地。
三.基本特征
鹤山狮艺扬名粤港及东南亚一带,有狮王之称,其主要特征如下:
1、 狮子造型威猛、美观。
2、锣鼓铿锵悦耳,与舞狮配合默契。
3、武功底子深厚、难度很高。
4、独创狮型猫步,生动感人;带有传统故事情节(八节)的表演,观赏性强。
5、其狮艺既可作武功、艺术观赏,又可作吉祥、喜庆的实效操舞。
四.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鹤山狮艺,源自佛山狮艺,作了改革创新,有出蓝之誉,创始人冯庚长公认为广东狮王。鹤山狮艺又传入新加坡,在这狮城发扬光大,鹤山狮成为狮王之王。鹤山狮艺还扩展到东南亚一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现在鹤山狮艺发展分为鹤山本土与海外两大阵营。鹤山狮艺与佛山狮艺成为代表南狮的两大派,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艺术价值:鹤山狮艺在佛山狮艺的基础上,不论造型、锣鼓、舞法都作了改革创新,特别在舞法上的狮型猫步,既有狮子的雄强威猛,又具猫的活波可爱,表演细腻,丝丝入扣,技巧性和观赏性都很高,极具艺术价值。
3、实用价值:鹤山狮艺既可作民间喜庆节日的一种驱邪、贺庆的吉祥瑞兽,是民间崇尚信仰的一种现象和沿用,又可作为民间一种文化娱乐表演。鹤山狮艺在新加坡、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又可作为鹤山市政府联络海外乡亲,开展对外活动交流的桥梁。鹤山狮艺还可打造鹤山品牌,为发展鹤山的旅游、经济服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