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跨界碰撞,看广式月饼“玩转”佛山醒狮

南方+ 记者

岭南醒狮与广式月饼,这两项非遗在传承创新中发生化学反应,将碰撞出怎样的新潮流?8月11日,在广东老字号“黄但记”推出一款“舞狮团圆盲盒月饼”,让人眼前一亮。

中秋月饼做成岭南醒狮的造型,三色对应刘关张。

中秋月饼做成岭南醒狮的造型,三色对应刘关张。

这款舞狮月饼的造型就是灵动可爱的狮头形象,红、黄、黑三种颜色,分别对应传统狮头文化中的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的形象特征。三者口味分别对应黄色的流心奶黄月饼、红色的洛神花流心月饼,黑色是巧克力流心月饼,口感新颖独特。

作为佛山狮头(彩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嫡传弟子、黎家狮第六代传承人欧琦辉,广式月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宝鑑,广东老字号“黄但记”传承人黄汉标等不同领域传承人跨界碰撞的成果,舞狮团圆月饼的发布揭开了2021中秋广式月饼市场新品竞争的序幕。

中秋月饼做成岭南醒狮的造型。

中秋月饼做成岭南醒狮的造型。

欧琦辉团队赋予广式月饼新的造型创意,选材、口味与品质则由罗宝鑑把关。

“近年来,中秋月饼市场变化非常大,双黄白莲蓉、单黄白莲蓉、火腿五仁等月饼为老一代消费者所喜欢的同时,生产厂家在不断研究和开发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月饼。”罗宝鑑从事该行业60多年,他告诉记者,月饼越做越精致是一个新趋势,去年黄但记推出的火腿皇月饼,压缩到每个100克,并以火腿加咸蛋黄的创新口味,牢牢占据了电商销售的王牌。“舞狮·团圆”中秋盲盒月饼,规格更只有40—50克,而口味上也更加贴合年轻人。

传统中秋月与当下潮流的“盲盒”概念相结合,让更多人认识醒狮文化。

传统中秋月与当下潮流的“盲盒”概念相结合,让更多人认识醒狮文化。

在欧琦辉看来,佛山狮头(彩扎)和广式月饼两项非遗产跨界合作,应时推出富有创意的“舞狮团圆”盲盒月饼,这对于佛山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而言,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从中可窥佛山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还与当下潮流的“盲盒”概念相结合。盒内除了“主角”月饼外,还有两套与醒狮文化相关的衍生文创产品等消费者来解锁。

其中的大狮兄和大头佛卡通盲盒,来自欧琦辉团队的创意设计。她告诉记者:“传统醒狮表演引狮用的其实是大头佛,这一细节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把佛山狮头做成大狮兄人物形象,与卡通版的大头佛一起做成盲盒,就可把这一文化信息通过潮玩的方式传递出去,被更多人了解。”

传统中秋月与当下潮流的“盲盒”概念相结合,让更多人认识醒狮文化。

传统中秋月与当下潮流的“盲盒”概念相结合,让更多人认识醒狮文化。

作为老字号传统非遗的传统文化元素,还与流行元素玩起了跨界碰撞,呈现可以赏月、品茶、享用月饼的“舞狮团圆盲盒月饼”,传递大家“无事”、团圆、幸福的中秋氛围。盲盒中的其中一款狮头外带茶,则以三国中的“一王五虎”为主要创作形象。其主理人卢汉明介绍说:“这是专为城市IP打造的一款文创创新产品,上下一体杯的组合结构,杯盖和上杯自带滤茶隔茶功能、下杯则结合了藏茶和饮用杯、分享杯功能。这样独一无二的创新设计,有我们自己核心的知识产权专利。”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