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扩大会议后,中共广东区委吸取了在革命高涨时期没有大量吸收党员的教训,决定按照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努力发展党员的数量及严整党的组织”要求,逐步放手吸收党员,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并派遣了阮峙垣、李沛群前往增城开展党建工作。他们首先来到本县工人数量较多、工农革命运动基础较好的新塘地区进行活动,考察和培养建党对象。通过考察和培养,经中共广东区委批准,1926年初,新塘火车站的搬运工人和当地农民伍来成、伍钟泉等6人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并由李沛群主持,在新塘沙贝村(今新何村)的伍氏祠堂秘密召开支部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新塘支部,伍来成担任支部书记,隶属广东区委领导。它是增城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地方党组织,它的建立,标志着增城近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1928年1月,广东省委委任阮峙垣为中区巡视员,负责改组宝安、东莞、增城等县的地方党组织。阮峙垣秘密来到新塘,与隐蔽起来的新塘党支部书记伍来成接上了关系,在沙贝村的伍氏祠堂建立了秘密联络站,把新塘地区的中共党员秘密串连起来,商议改组地方党组织。2月,在阮峙垣的主持下,召开新塘地区党员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中共增城县委员会,伍来成任书记,直属中共广东省委领导。7月,鉴于党的工作状况及严峻形势,省委决定撤销增城县委,改为新塘区委,伍来成任书记,划归广州市委领导。同年八九月间,广州市委屡遭严重破坏,党的交通联络中断,新塘区委同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党的活动暂时转入低潮,增城地方党组织基本停止了活动。中共增城县委从成立到撤销虽然只有短短5个月时间,但在党建、建立工会和农会组织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党建方面取得较大发展,先后建立了2个工人支部和3个农民支部,地方党员人数增至42人。同时,也为以后重建增城地方党组织积蓄了革命力量。
中共新塘支部和中共增城第一个县委遗址同为新塘伍氏祠堂(原著存小学),原位于新何村人烟稠密的小巷之中,现为新塘镇新何村朝市街29号,已被多座民房所取代。
来源:增城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