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蹲下系鞋带,被卷入车轮下!| 暑期交通安全

惠州交警
+ 订阅

近日,广东佛山

一辆大货车在右转弯时

不慎将处于货车盲区的

一名15岁少年卷入车底

8月3日17时许,张某驾驶一辆赣C号牌重型仓栅式货车,在行驶至罗村大道某十字路口实施右转弯时,突然听见车外传来“咣”的一声,张某连忙刹停。下车一看,只见车轮底下躺着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旁边还有一辆单车,而少年正痛苦呻吟着。张某连忙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接报后,南海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迅速指令交警大队罗村中队、罗村派出所到场处置。

民警赶到现场后,迅速对事故现场周边交通实施临时管制并配合消防队员合力对少年进行施救。救援人员利用救援器械将车轮抬起,将少年迅速解救出来,交由医护人员送院救治。随后,民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据了解,张某当天下午刚在务庄工业区卸货完毕,准备将货车开进附近的停车场停放。行驶至罗村大道右转弯时,交通灯控刚好由红灯转为绿灯,自己因一时大意,没有观察,在转弯过程中,车辆右边刮碰到正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的少年。“我驾驶这辆车已经两年多了,从未出过事故,就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转弯时没有观察右后视镜而当时自行车刚好在视野盲区,当我发现后视镜突然出现人影时,马上采取急刹了,没想到事故还是发生了。”

事后,民警回访少年家人得知,事发时,孩子正准备前往体育公园与同学打篮球,所幸救助及时,孩子除右手骨折外,身体无大碍,目前正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经交警部门调查,该起事故中,张某驾驶车辆右转弯前未注意观察路面情况,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张某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大货车的盲区

很危险

但是你知道吗

小车的盲区同样很危险

最近佛山一男童就出事了

8月9日下午4点,在顺德顺联广场的露天停车场,一名小男孩蹲在了一辆黑色SUV的车头右侧,而这辆车从停车位处起步时并未看到小男孩前后轮接连从他身上碾了过去

而被卷入车底的小男孩,自行站起来跑到了路边,站立不稳随后跌坐在了地上。现场有车主发现情况后,马上下车,叫停了黑色车辆。孩子的爸爸也急忙跑过来把孩子抱起,紧急送医。

据小男孩的爸爸李先生介绍,男孩今年7岁半,当时他鞋带掉了,正蹲下去绑鞋带。没想到蹲在了车主的视线盲区,车主没有注意到,才发生了这样的意外。目前小男孩病情稳定观察一段时间后可出院,李先生与涉事车主已协商好赔偿问题。

那么

汽车的盲区究竟有哪些?

又应该怎样预防类似事故发生?

小心汽车盲区

前盲区: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影响前盲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材等。

后盲区:车尾后的盲区俗称后盲区。

后视镜盲区: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

人为盲区:主要是挡风玻璃上贴颜色较深的贴膜,或在挡风玻璃上悬挂毛绒玩具、后挡风玻璃下放置物品等。

停车盲区:在停车时,因为两边紧挨其它车辆,后视盲区较大,越是座位低的车辆后视盲区越大,在停车或倒车时容易造成事故。

固定物体盲区:在行人、自行车与汽车混行的区域,尤其是街道转角、巷口、小区和胡同出口、立交桥桩后面等固定物体盲区,随时会出现行人、自行车或其它汽车,容易发生事故。

灯光盲区:汽车前灯都是随车头同步转动的,会比车轮的转向“慢一拍”,就会构成一个灯光“滞后到达”的盲区。如果车速过快,当灯光照射到的时候车就可能撞到路边的物体或行人了,在连续弯道的地带这种危险更大

司机朋友们请注意!上车前一定要养成主动绕车一圈检查的习惯,尤其是在小区、学校等儿童集中的地方;上车后启动车辆前,先观察左右后视镜,必要时回头看一下侧后方盲区内是否有人或其它物体;转弯、倒车、停车时速度一定要慢,脚放在刹车上。当对周围情况不明确时,要停车下来察看清楚再继续下一步操作。

同时大型车辆在转弯时,由于存在内轮差,很容易刮碰到置身于盲区范围的行人、非机动车、小汽车等,所以行人、非机动车、小汽车在路上遇到大型车辆时务必要远离其盲区范围,避免发生意外;此外,建议有条件的大型车辆安装360°无死角全车摄像头,可以观察车辆四周的情况,减少盲区的安全隐患。

交警提醒

小区、停车场、商圈、学校等路段区域

驾驶人要降低速度、谨慎驾驶

格外留意是否有人或其它物体

家长在日常中也应教导孩子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远离车辆!

来源:广东交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