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孩童“迷途知返”,中山这位乡村教师坚守立德初心

香山学堂
+订阅

本文收录于栏目#寻找身边的思政好老师#

点击此处为老师点赞!

·编者按·

为宣传中山全市优秀思政教师先进事迹,今年7月,中共中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寻找我身边的思政好老师”活动。活动过程中,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他们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他们的思政课堂蕴涵美、讲授展示美、学术传播美,是学校、社会、学生心目中公认的思政好教师。

南方+将陆续推出思政好老师人物报道,传递积极向上“政能量”,激励广大思政教师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一个女孩很漂亮,一个男人很爱她,可是有一天这个女孩的脸被严重烧伤,你们觉得这个男人还会爱她吗?”这是中山市沙溪镇乐群小学校长、思政教师李荆曾问过同学们的问题。

爱,可能爱,不爱,班里多数同学选择了后两个答案。

李荆说:“如果我说这个男人是这个女孩的父亲呢?”

班上立马“沸腾”起来:“老师你耍赖,那肯定是爱呀!”

“你们要记得,无论你变成什么样,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男人,是你的父亲。”这堂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思政课,李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父母之爱。不少学生回家后,主动帮父母做起家务,表达感恩。

李荆向学生们讲述乐群小学校史。

今年7月,中共中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寻找我身边的思政好老师”活动,李荆就是我们找到的其中之一。在学生张宝文眼里,他一边抓教学一边抓管理;学生刘煊仪说,李荆老师上课很幽默;在学生曾沛琪口中,李荆老师鼓励自己努力学习,长大后能选自己喜爱的工作;学生邹晨阳记得,老师不止抓学业,更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被这些11岁、12岁的孩子们喜欢的李荆老师,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从山区走出来的乡村教师

乐群小学面积不大,就在沙溪镇乐群永厚环村的一个小巷子里;乐群小学“年龄”很大,有105年办校历史。李荆今年2月才调到乐群小学担任校长,可谈起乐群小学的校史,他如数家珍。

半年来,学生张宝文对这位新任校长的印象是,他到校后教学环境变好了。在沙溪镇政府的支持和李荆的争取下,这所乡村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有了改善——多年来只有14台旧电脑的电脑室,一下子换成50台新电脑。乐群小学,因这位新校长的到来,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没有哪一位老师天生是优秀的,都需要成长,李荆也是如此。李荆于1981年出生在贵州遵义。那时的贵州很贫困,在李荆的记忆里,家乡直到1996年才通上电,他对外面的世界满怀憧憬。李荆读高中时家道中落,之所以选择师范专业,只是因为师范类学费少。1999年李荆到广东上大学,直到2003年毕业。他先后在隆都中学、沙溪中学和乐群小学担任思政专职教师,在中山定居已经18年。

刚工作时的李荆很拼,也拿了不少成绩,但他内心始终不是很喜欢教师这份职业。他说:“我当时很矛盾,很纠结。”直到2008年的冬天,一个孩子的出现让李荆发生了改变。

李荆在贵州山区和学生、家长的合影。

他把家乡山区孩子艰苦教学环境的照片和视频给自己的学生看。李荆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们通过对比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但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同情、难过,要捐钱给山区的孩子。10块、20块……孩子们零零碎碎凑了几百块钱,托李荆送去给山区的孩子们。李荆被这些小家伙感动了,加上自己好久没有回到家乡,于是带着几百块钱回到贵州。李荆有个同学在贵州当老师,他过去看望山区的孩子也比较方便。到了那里,有个孩子的遭遇让李荆心疼。小孩的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原是家里的顶梁柱,偏偏那年母亲瘫痪了。家庭变故,让孩子的成绩一下子从班上第二名掉到四五十名外。学生看到李荆这位从广东过来的老师,怯生生地问能不能给自己介绍工作,自己不想读书了。这只是个初二的孩子呀!李荆苦口婆心劝孩子好好读书。从那年起,李荆经常鼓励这个学生,连续好几年都会固定给孩子捐钱。李荆说:“我捐的不多,700元、800元的捐,还有其他很多有心人也向孩子提供了帮助。”最后,这个学生考上了贵州大学,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后来,李荆还发动自己任教的学校,向贵州山区学校捐图书室、捐书、捐款。虽然价值不高,但李荆逐渐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重量。

李荆在贵州山区看望贫困学生。

“我突然发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它可以影响很多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们步入正途。”从那以后,李荆真正喜欢上教师这份工作。李荆说:“表面上是孩子们受益,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一个暑期没见,看到孩子们又长高了一点,看着他们按我教导的习惯、品行去成长,我很幸福。”

影视德育让小屏幕反映大世界

在沙溪中学任教时,李荆喜欢通过声画结合的影视素材给学生们上思政课,注重影视德育。沙溪中学从2009年开始,先后开展教师、家长、学生影视德育课程“三部曲”研究,初步形成了影视德育课程体系。李荆从中找到“教学灵感”,结合课堂内容,挖掘大量优秀影视资源里的素材,让思政课一改“枯燥”的形象。小屏幕所反映的大世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巧妙选材、恰当利用并发挥其教育意义,成为一大新课题。比如在上“习惯的力量”思政课时,李荆通过《阿甘正传》,阿甘多年来坚持跑步最终有所裨益的例子,让学生们体会这个主题的内涵。

李荆在上思政课。

他在课堂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善于采用漫画、音乐、视频、故事等资源,运用竞赛、模拟法庭、影视节目等课堂表现形式。课堂上的改革创新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比如模拟法庭,李荆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起法官、公诉人、书记员、法警、受害人、嫌疑人等。仅“16岁少年抢劫50元被判了有期徒刑2年”的案例,就让学生们哗然:“抢劫50元就判2年,会不会量刑太重?”李荆向学生们普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只要是抢劫,无关抢劫的金额多少,都得判。判2年是因为少年16岁未成年,否则一般得判3年以上。”类似听起来让人惊奇的案例,使学生们在模拟法庭的课堂体验中,逐渐懂得一些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教18年,李荆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主任,还曾去市教体局德育科跟岗锻炼过半年。如今第一次做校长,李荆也在慢慢地学习和适应中。“不管角色怎么变,教师的初心未变,有责任心,任何岗位都能做好。”如果孩子在自己的课上睡着,李荆第一反应不是训斥,而是反思。他反思自己的课程是否枯燥,致使学生无心听讲。

李荆和乐群小学的学生们谈心。

李荆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每天7点多到校。就算一周仅有2节思政课,他依旧认为,课堂外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李荆认为,现在乡村小学的思政课更多的是由语文教师兼任,由于思政课在小学不考试,经常会被家长和学生忽视。但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他说:“思政老师、家长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纵使教书育人不是李荆一开始从事思政教师行业的初衷,却在18年的教学生涯里,潜移默化地成了他的终生志愿。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说,自己将以身作则,不负教师神圣使命。

【统筹】廖冰莹 吴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冰莹

【摄影】李姗恒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